第五节 出访海外,万国来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56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第五节 出访海外,万国来朝的相关内容: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那么,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呢?下西洋的动因是什么呢?明朝永乐三年(140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那么,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呢?下西洋的动因是什么呢?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的六月十五日,历史铭记了这一天,同时也记住了这一天的第一主角——郑和。因为,他要率领着世界上第一支由两百余艘舰船和两 万七千八百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向未知的海洋出发了,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远洋航行。这支船队将泛海南下到福建的长乐候风,等到冬天东北季风吹起,云帆交 挂时,他们就要起航。

众所周知,这次出航的领袖是一位太监。在世人的印象中,太监在明朝就是以祸国殃民为能事,没有其他作用。可是, 郑和却做出了惊世之举。其实命运就是这样,它对每个人都很慷慨,它会给每个人机会,只要能抓住并加以利用,就有可能流芳百世;同时命运也爱开玩笑,说不准 就会让人遗臭万年。郑和的运气出奇的好,他被命运眷顾了,且是可以流芳百世的眷顾。

但是仅有命运的眷顾是不够的,流芳百世的关键是自 己能够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并趁机改变自己的人生,甚至改变世界。历史选择了郑和,郑和也以自己的成绩回报了历史。柏杨先生说:“郑和是中国第一位海上 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确实,所有的成功者都有类似的经验,而所有的失败者都有各自不同的借口。面对历史的选择,像张骞一样,郑和,已经准备好了。

洪武四年(1371年),郑和出生于云南一个回族家庭,当过僮仆的他,是马哈只的儿子,只有一个小名“三保”。现代学者根据《郑和家谱首序》、《赛典赤家谱》考证,郑和为元朝政治家、中亚布哈拉贵族赛典赤的六世孙,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可以说他的先祖是异常显贵的。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云南。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郑和被明军掳获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在那个还 不知道屈辱为何物的年龄,郑和便遭受了如此屈辱,是坏事,亦是好事。云南平定之后,郑和随军调往北方,他因“丰躯伟貌,博辩机敏,有智略,习兵法”,被选 送到北京燕王朱棣的府邸服役,深得燕王的喜爱。看来有可能出身于贵族的他,血液中真的遗传了贵族精神,要不然何以轻易便修得文武全才呢?这其中天赋的东西 是不容忽视的。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朱棣登上皇位后对郑和更加信任。永乐二年(1404 年),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虽然在现在看来,自己的姓氏生生被别人给改了,这是让人 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由皇帝赐姓,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也许这使得郑和对朱棣的忠心比他的江山还要牢固,朱棣大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他委以重 任,派他出使西洋,揭开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序幕。

无论如何,郑和是像英雄一般的出发了,因为他有做英雄的资本,首先是政治资本,朱棣这 天下之王站在他这一边,亲友团的身份够高;其次,他身后有一个世界最强大王朝的支持,经济上没有问题,不至于让自己在海上漂泊着,还要受饥饿之苦;最后, 郑和天赋高,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又在皇帝身边,什么事情没见过,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也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统领几万人还是难不倒他的,至于以后 在海上的情况,也自能随机应变。

于是,待东风吹拂,他便号令将云帆张起,一个辉煌的中国航海时代拉开了帷幕。

明 成祖对他颇为信任,准备派他出使西洋。为此,明成祖十分关心建造海船。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即命福建建造5艘海船,以备下西洋之用。永乐五年 (1407年),明成祖又命改造海运船249艘。据《明史·郑和传》记载,这些船只很大,长44丈,宽18丈,可乘千余人。当时,大概只有中国才能建造出 这么大的船只。这些大船是郑和安全远航的可靠保证。

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七下西洋(现南洋一带),遍访亚洲、非洲30余国和地区。明成祖派郑和屡下西洋,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对此颇有争议。

流传得叶绿杀猫慎入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有的学者认为,“永乐皇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 文帝失踪了,永乐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一些学者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政治、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就 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寻找建文帝之说”难免牵强。建文帝忠厚羸弱,即使逃到国外还会有什么能耐?更何况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一两次远航也就够了,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多达七次?

显然寻找建文帝远不是明成祖的目的。从郑和远航的规模与形式看,他不仅负有外交目的,还有政治和军事的用意:必须让海外诸国相信,明帝国有足够对抗任何强大政权的能力。

首先,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急需收拾民心。明成祖夺取皇位属于“篡逆”,有悖于封建正统观念,因而受到广泛的攻击和怀疑。以至于方孝孺宁被杀“十族” 也不为他起草登基诏书。明成祖在大肆诛杀建文旧臣后,迫切需要提高个人声望。明成祖派郑和出使“颁正朔”,广施赏赉,以使“太宗文皇帝德泽洋溢天下,施及 蛮夷。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莫不尊亲,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这种“万邦臣服”的盛况,可以大大地提高皇帝的声望。这对明成祖收取民心是大有 益处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在军事上,明代初期,始终存在着所谓“北虏南倭”的压力。当时的主要威胁是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蒙元 势力虽北走沙漠,但仍保留有一支相当强的军事力量。明太祖朱元璋虽屡次遣将北征,但始终未能根本解决问题。明成祖当燕王时,即与蒙元势力进行过多次交锋, 对这种威胁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北边的这种形势,使明成祖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南方。通过郑和下西洋,发展和南边诸国的友好关系,正是为了贯彻他的这种战略 意图。于是,永乐年间就呈现出这样的局面:在北边是进行一次次的大规模远征,在南边则是郑和的一次次的大规模远航。明成祖用兵于北疆,施德于南方,正是一 种威德并举的战略。郑和果不辱使命,在“下西洋”的过程中“施恩布德”,使双方的友好关系建立和增强起来。终永乐一世,除安南外,南方基本没发生什么战 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第五节出访海外,万国来朝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cb485e59fff19d010316d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