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前后变迁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前后变迁的相关内容: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统治二十余年,战后德国分裂,东德自居为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历史包袱;西德则在法律上继承历史上的德国,须面对纳粹这一历史问题。1、战后十几年,德国人[集体失忆],只将自己视为战
自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统治二十余年,战后德国分裂,东德自居为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历史包袱;西德则在法律上继承历史上的德国,须面对纳粹这一历史问题。
1、战后十几年,德国人[集体失忆],只将自己视为战争的受害者
战后初期,在美占区还有18%的德国人[认为一个独裁者的政府能够创造强大的国家];33%的人相信[犹太人本就不应该享有同等权利],此外,在47%的人看来,[纳粹主义是一件办坏了的好事情。]
因此,盟国确有必要在德国实行[非纳粹化]:解散纳粹组织,废除纳粹法律,逮捕纳粹罪犯。
纽伦堡审判后,美、英、法三国又在各自占领区清查纳粹分子,涉及案件数百万起,但冷战爆发后,西方盟国急于建立一个稳固的德国,不愿再在非纳粹化问题上耗费精力,1947年11月,尚有64万人被定为[有严重罪行的人],而在不断赦免后,至1948年5月,仅剩下2806名[死硬]纳粹分子待审了。
图注:纽伦堡审判现场
原本依照非纳粹化法令,1937年前参加纳粹的党徒一概不允许在政府、企业中任职,但事实上,为维持政府运作,大批纳粹分子被恢复岗位,以1950年的符腾堡—巴登州为例,其国务部有前纳粹分子936人,非纳粹分子249人;财政部有前纳粹分子1764人,非纳粹分子不过438人,阿登纳总理府的国务秘书戈罗布克,当年参与起草了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1933年就加入纳粹,在希特勒政府中任职的库尔特·基辛格,甚至于1966年当上了西德总理。
随着西德建立,非纳粹化行动草草结束,阿登纳对历史问题采用[实用主义]方针,既承认纳粹犯下的罪行,给予犹太人赔偿,但又强调德国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使西德人在整个五十年代都没能反思历史,只谈论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东部领土的丧失,以及数百万被驱逐的难民、战俘,[集体失忆]大行其道。
西德人当时还极力反对[集体罪责]的说法,用阿登纳的话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
2、60年代,西德人开始反省历史,但[华沙之跪],仅获42%支持
1959年,西德以全国中学毕业生为对象,做了一次关于历史学习的调查,调查发现,有57%的学生还没有讨论或学到纳粹历史,79%的学生没有讨论过魏玛共和国,改变西德社会对纳粹历史沉默的,是60年代成为西欧潮流的学生运动。
没有经历过二战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他们想知道,父辈们当初为何支持希特勒上台,又默许大屠杀的进行,很简单,[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在战争中您都做了什么’,揭开了老一辈人的伤疤,分裂了家庭]。
如论者所说,[学生运动对纳粹历史的关注确实引发了重大改变……基本上改变了西德的政治与社会],这种改变直接体现在历史教科书上,有关大屠杀的内容大幅增加。
左翼的勃兰特出任总理后,更加积极地倡导[正视历史],开始保护集中营等纳粹遗址,营建博物馆,组织纪念活动,1970年,勃兰特与波兰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随后他在华沙的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成为德国谢罪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然而当时的民调显示,只有42%的西德人觉得勃兰特的举动是适宜的,不少人指责他是[不要祖国的家伙]。
勃兰特总理在华沙的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保守党的科尔上台,即改弦易张,主张解除德国与纳粹的捆绑,回归传统,使德国走向[正常化],德国人不再因身份而羞愧,围绕这个论题,西德在1986年掀起一场所谓[历史学家之争],并通过大众传媒,为公众所关注,这场争论最终以右翼史学家的失败而结束,奠定了西德人对纳粹历史的共识:[为了赎罪,有必要牢记]。
两德统一后,推行了更多反思历史的举措,如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1995年,德国政府在柏林修建了[恐怖之地]战争纪念馆;2005年,柏林[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揭幕。
纵观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前后变迁,固然与德国人的认知变化有关,但主要还在于政府基于外交政策的引导,西德建立之初,积极赔偿犹太人,是为了赢得周边国家的谅解;勃兰特在波兰下跪,则是为了实现西德与东欧国家的和解,从而被接纳进联合国,今天,德国已树立起勇于反省的形象,将沉重的历史包袱,转化为了现实的政治资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前后变迁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d1e54198120d71fd0394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