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我家爷爷、太爷爷都葬在哪儿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1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朱元璋:我家爷爷、太爷爷都葬在哪儿的相关内容:家“先世家沛,徙句容”,即人熟知的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大约是在朱元璋伯父朱五一12岁、父亲朱五四8岁时,朱家爷爷朱初一与妻子王氏带了这几个孩子离开了朱家巷,北渡长江、淮河,一直来到泗州城北的孙家岗,随

家“先世家沛,徙句容”,即人熟知的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大约是在朱元璋伯父朱五一12岁、父亲朱五四8岁时,朱家爷爷朱初一与妻子王氏带了这几个孩子离开了朱家巷,北渡长江、淮河,一直来到泗州城北的孙家岗,随即定居在那里。由此看来,被永远“定格”在句容朱家巷的曾祖、高祖对于朱元璋来说那更是遥遥不可及。

遥遥不可及也就罢了?不,对于特别讲究孝的传统中国人来说可不能这样。孝,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有着十分广泛的含义,它不仅要求做子女的和做小辈的要让父母及其长辈衣食无忧,而且还要让他们生活得幸福快乐,更应该在他们仙逝后举行隆重的祭奠和进行厚葬。这就是传统中国经典中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话的原意是,谨慎地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得民众的道德风俗归于淳厚了。民众道德风俗归于淳厚,帝国统治者就能高枕无忧。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所以人们不难看到,自洪武立国起大明开国皇帝就不遗余力地尊奉儒家为正学。洪武元年二月在遣使前往山东曲阜祭祀时,朱元璋就这样说道:“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相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祀事。朕今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国学(这里指国子监、太学,而非当今人们瞎吹的‘国学’),仍遣尔修周司农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要求大家“慎终追远”,那么你朱皇帝就更应该做出表率来呀!洪武初年在三次修建父母坟茔即明皇陵的差不多同时,朱元璋又开始准备营建祖陵了。可这祖陵应造在哪里?朱家老爷爷死后葬在盱眙的杨家墩,可杨家墩具体又在哪个位置?还有朱家的曾祖、高祖未曾渡江北上,一直待在了句容通德乡,那么他们的葬地又会在哪里呢?

据说开国之际朱元璋就曾派人上泗州去寻找当年那个道士所说的有龙气的杨家墩,可找了一大圈还是没能找到,以至于“洪武元年追上尊号,后因制祀典,号称祖陵,而未知所在”,即说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时由于还不知祖坟在何处,仅仅追封列祖为皇帝:皇高祖考尊号曰“玄皇帝”,庙号“德祖”,皇高祖妣曰“玄皇后”;皇曾祖考尊号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皇曾祖妣曰“恒皇后”;皇祖考尊号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祖妣王氏曰“裕皇后”。

◎句容朱家巷谒陵闹剧:羞死了,堂堂朱圣人居然给人瞎当孙子!

贵不可言的“朱圣人”不知道祖坟在何处,这可是当年的公开秘密,只要有人能给他找出来,定会荣华富贵。中国社会中具有这样高觉悟、讲政治的民间人士还真不乏其人。忽然有一天手下有人来报,说是朱家祖坟找到了,就在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朱元璋听后信以为真,“命筑土为万岁山,有司修砌路”,然后带了文武官员前往朱家巷拜祭。

哪知朱元璋刚刚磕了第一个头,就磕出了“千古奇迹”:那个才被命名为万岁山的坟包突然开裂了,一分为二,中陷深沟,以剖白自己腹中无龙祖之尸骨。这下可把朱元璋给惹火了。这哪是朱家祖坟呀,若是,怎么经不起一拜?更何况朱圣人如此兴师动众地前来祭祀,岂不是平白无故地给人家瞎当孙子?这事传出去了,岂不让世人笑掉大牙!朱元璋当场火冒三丈,“重罚言者”。

由此看来,要想在句容再找到祖坟似乎是不太可能了。朱元璋冥思苦想,忽然有一天他想起了二姐曾经说过,爷爷朱初一的墓就在泗州,“相传皇姑(朱二姐)指记裙边之处,即旧陵嘴也”。那么具体在什么位置?朱元璋只记得好像在泗州城西的河边某个地方,就是不知其确切的位置,于是洪武前期的祭祖活动就在泗州城西的河坝上进行着。

大明皇家祭祖活动以这样的方式一直进行了近20年,直到洪武中后期泗州当地冒出了一个名叫朱贵的人才改变了局面。

◎朱贵画图贴说:“还是皇帝族人政治觉悟高,一找就将朱家老爷爷给找到了。”朱贵,也姓朱,也是泗州孙家岗一带人,莫非是朱元璋的同宗亲族?据《帝乡纪略》等明代文献所载:朱贵不仅与朱元璋同宗,而且他的祖上还是和朱初一一同从句容逃往泗州孙家岗的,更为巧合的是两家后来在孙家岗还是近邻呐,只是血缘关系上不是很近;再加上朱初一之后的朱五四老带着朱子朱孙到处“溜达”,所以两个朱家后来并不熟悉了。朱元璋出来“闹革命”闹了10多年,于1364年自称吴王时,同宗的朱贵才反应过来,赶紧前去“干革命”,说不准还能弄个官当当。可不知是他与朱元璋本身不熟悉的缘故还是自身能力差、运气不佳的因素,反正这个叫朱贵的人在军队待了大半辈子,只混到一个百户官(即管100来个士兵的小军官),甚至有的人说他是总旗或小旗,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军中芝麻官。大约在洪武十七年时,朱贵因为年老由部队“复员”到家乡。明代军人的地位可低了,哪有现在军人这么吃香——回乡后不仅可以在乡政府或村里弄个官当当,而且弄不好还能上县里当个法院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什么的,甚至是公安局局长都有可能。就当到百户官的朱贵当年回乡时很窘迫,以自己的官衔能养活自身、老婆不跟别人跑了,就算烧高香了。但常在外面跑的人就是与农村人不一样,朱贵回乡后听到人们在议论:当今天子家的祖坟就在自己的家乡,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心想:这岂不是升官发财的好机会!想到这些,他就将乡里人尤其是老辈的召集在一起,打听当年朱元璋爷爷朱初一的下葬处,即所谓的有帝王之气的杨家墩“龙窝”。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苦苦寻找、比对,朱贵终于弄清了杨家墩“龙窝”所在的位置,随即画了一张图,标上注释,即明代文献中所说的“画图贴说”,然后直奔南京,向皇帝朱元璋敬献图贴。朱元璋听说杨家墩“龙窝”终于找到了,当场笑得嘴都合不拢,而后又下令召见朱贵。在听了朱贵的一番介绍和看了图贴后,激动不已的洪武帝当即“授(朱)贵奉祀四品服色,子孙世袭管理署事”。稍后又赐田地、宝钞和金带给朱贵,且令人在朱贵先人所居北面的朱初一旧屋基上设立祖陵祠祭署,让朱贵及其子孙世任祠祭署奉祀官。至此,又一个乡间旮旯泗州杨家墩迅速地上升为熠熠生辉的大明帝国“政治明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眼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朱元璋:我家爷爷、太爷爷都葬在哪儿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e0655e2d3324f08e0b94c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