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的相关内容: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夏启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
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夏启
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
禹死后,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 禅让制 变为 世袭制 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此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强有力的有扈氏,消除了华夏族内的反对势力。在位晚期,发生了武观之乱,以至政局动荡。他一生骄奢淫逸,最终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皋陶,皋陶早亡,就决定传给皋陶子伯益。史籍记载: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 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所以启即位。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在其《天问》中曾记载 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 。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 执玉帛者万国 , 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 虞 ,古文献曾有 益主虞、山泽辟 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与威名无法与益相敌,益很自然的成为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
然而,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有记载说: 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或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还有说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总之,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 叛乱 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 攻有扈 , 以行其教 的战争。战前,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 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 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还传说: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 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以其强大,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 以行其教 、 行天之罚 ,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最终才战胜有扈氏。姒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13]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 甘誓》,全文为: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文中第一段介绍《甘誓》背景,是启在战于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级官吏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 六卿 过去的解释多认为是六军之将,实际上 六卿 和 六军 都是周代以后出现的,是成书时借用的后代词汇,其所指当即下文中的 六事之人 。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个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称的 我史 、 朕史 、 东史 、 西史 等往往参与征战,所以夏后启召 六事之人 传达战争约戒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二段是誓师词全文,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状是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其次宣布军事纪律,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努力战斗,还申命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可见启时最高行政长官的权威是前一个历史时代无法相比的。
相传启初 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 ,总结原因说 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 ,于是励精图治,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可见姒启取得甘之战的胜利, 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是很不容易的。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 禅让制 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
在周代文献中,曾将 夏有观、扈 和 虞有三苗 并论[12],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观则为武观,或作五观。还将他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说 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 ,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 奸子 。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仅见今本《竹书纪年》中有: (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时代更早的《逸周书 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 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 文中的 五子 当为 五观 之误。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发动叛乱,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
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 淫溢康乐 ,管磬并作, 湛浊于酒、渝食于野 ,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夏启夺天下的故事
夏启是禹的儿子,也是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又称姒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父亲是禹,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夏启在父亲死后继其位,他改变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采用血缘关系取而代之,取消了禅让制,开始了世袭制的新篇章。
吮年老后,让治水有功的大禹接替他的位置,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但大禹年老后,只给功高苦劳的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分,却让自己的儿子夏启掌握治理天下的实权。夏启即位为王后,引起了伯益的不满。伯益本是东夷人,他召集东夷各个部落向夏启发起进攻。可是夏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激战,东夷大军大败,伯益也被抓了起来。
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夏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大宴各个部落首领。可是,有扈氏部落不但拒绝出席首领大会,还要求夏启还位于伯益。下棋自然不肯答应。于是,有扈氏以此为借口,联合其他一些反对夏启的部落,发兵攻打夏启。
夏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有被颠覆的危险,立即动员军队西渡黄河,对有扈氏进行反击。双方在甘泽(今陕西户县一代)相遇,随即展开决战。
决战前夕,夏启召开了誓师大会,鼓励将士们奉行上天的命令,惩罚有扈氏。他还规定,凡是在战争中勇敢战斗的,都予以奖励。而临阵退缩的,不仅会被处死,其族人也要罚为奴隶。在夏启的鼓舞下,将士们斗志昂扬,奋死拼杀,而有扈氏一方都是一些临时召集起来的队伍,很快溃败,许多人被俘,做了奴隶。自此,夏启彻底消灭了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
待平定四方后,夏启重新划分了九州,委派自己的亲信前去管理,称为州牧。另外,他还建立了军队,设置了管理国家事务的各个机构,开始征收赋税。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诞生了。
我国历史上首个朝代就是夏朝,它是由夏启建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灭亡。奴隶社会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私有制代替了原有的公有制,而为了拥有和维护私有财富和争夺权力,需要建立暴力机构来实现,于是夏朝的出现也象征着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产生。夏启为了权力和财富而击败伯益和有扈氏,要求用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也导致了夏启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而手足相残,史称武官之乱。
夏启攻河西之战
启十一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楚语》曰: 启有五观 。韦注: 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 。十五年,武观及西河叛。彭伯寿率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帝启去世。
《帝王世纪》∶ (启)三十五年,征河西。 (《御览》卷八二引, 河西 当即 西河 。)启征西河必有史实。今本《纪年》: (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其说当出于《逸周书.尝麦》: 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 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 五子,五观也,亦曰武观,启子。 《吕氏春秋.音初》: 殷整甲徙宅西河。 古本《纪年》: 河□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 (见后)是西河即相,今之河南安阳,与观地(观在卫)相近。所谓 启征西河 ,疑即指启诛五观。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夏启是帝还是王夏启夺天下的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f42dab709d415d42098e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