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如何巧妙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2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萧何如何巧妙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的相关内容: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是刘邦当泗水亭长时的相识,亭长这个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长,或是警务站的站长,当时,亭长负责处理乡里较小的诉讼案件,吵嘴打架,小偷小摸,遇有大事,便向县里详细汇报,因此与县中

  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是刘邦当泗水亭长时的相识,亭长这个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长,或是警务站的站长,当时,亭长负责处理乡里较小的诉讼案件,吵嘴打架,小偷小摸,遇有大事,便向县里详细汇报,因此与县中官吏十分熟悉。萧何是沛县功曹,功曹大概就是现在县长的助理或秘书。萧何与刘邦同乡,又十分熟悉法律,刘邦对他就格外尊重和信服。刘邦每有什么处理不当的事,萧何常从旁指点,也代为掩饰通融,两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成了铁哥们。

  刘邦斩蛇起义以后,萧何一直跟随,刘邦差不多对他言听计从。楚、汉相争乃至汉朝开国的大政方针,几乎无不出于萧何之手,萧何可谓劳苦功高。当然,随着刘邦的权利越来越大,刘邦对萧何也不是毫无防备之心,无论多么铁的哥们,一旦拥有了权力,就会产生猜疑。楚、汉相争之时,刘邦离开关中来到关东,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萧何留在关中,替刘邦镇守根本之地,并兼供给粮草兵丁。萧何非常善于治理国家,不久就"关中大定",百姓皆乐意为萧何奔走,萧何对刘邦的粮草供应也充足而及时。但刘邦深知如此下去,必定会人心归萧,关中的老百姓只知有萧何而不知汉王了,于己不利。

  史书上这样记载这段历史的。

  楚、汉战争之始,汉王刘邦令丞相萧何留守关中,辅佐太子刘盈,治理郡县、征集军饷,己则自统大军东讨项羽。

  萧何面对的关中是个什么样子呢,由于几经战事,这时的关中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秦都咸阳被项羽一把火烧了3个月,已成一片瓦砾。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等。另外又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等。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0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三老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三老酒肉,萧何就这样,抓住了乡里有威望有影响得民心的一批老年人,作用之大,不可估量。

  这样,由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需要,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做送到前线。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一线对峙,战斗异常惨烈。但刘邦却接连派出数批使臣返回关中,专门慰问萧何,明着看是慰问,实际上是不放心,担心后院起火,查看萧何的动静,因为刘邦心里清楚,此时的萧何已是关中地区实际的控制者。对此,萧何整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对刘邦派人慰问也未加注意,乐呵呵地应酬前线来的慰问者。有一个萧何的门客鲍生,找到萧何说:"现今,汉王领兵在外,战事激烈,风餐露宿,备尝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几次派人前来慰问丞相,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为避免生出祸端,丞相不如在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这样一来,汉王就不会有疑心了。"

  萧何听后,一拍脑袋,猛然醒悟。哦!是是是,言之有理,萧何心里想,现在天下大乱,群雄角逐,有点实力的人纷纷称王。现在关中地区,刘邦不在,我就是实际的最高官员,一切都听我的调遣,权重震主啊!于是萧何就按鲍生的谋划而行,派了许多自己的兄弟子侄,押着粮草,前往荥阳。刘邦听说丞相运来了军饷,并派了不少亲族子弟前来从军,心中大悦,传令亲自接见,可不高兴嘛,萧何把亲近人送到我的手下,再也不用担心当下真正的关中"王"萧何了。刘邦兴奋地问这问那,当问到萧丞相近状时,萧家子弟齐声回答:"丞相托大王洪福,一切安好,但常念大王栉风沐雨、驰骋沙场,恨不得亲来相随、分担劳苦。现特遣臣等前来从军,愿大王录用。"刘邦眉开眼笑地说道:"丞相为国忘家,真是忠诚可嘉!"当即召入部吏官员,令他将萧家子弟量才录用。刘邦对萧何的疑虑,也因此而解。 后来刘邦还曾多次对萧何有所疑虑,都被萧何巧妙地化解了。

  君臣猜忌,是历朝历代大问题,有很多功勋卓著的将领,就因为没处理好这个问题,不知道功成身退,或者是留恋权力和富贵,言行不知道收敛,忘了"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而掉了脑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萧何如何巧妙化解刘邦对他的猜忌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3f95e1524c5c265020467e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