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恪尽职守的一生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5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冯道恪尽职守的一生的相关内容:冯道的政治气节到底该如何保守,才不至于如同薛居正所说的那样一女事了二夫,我们暂且搁下不表,倒是不妨先看看冯道在五朝十帝的政府里身居要职时,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不论是还是薛居正,都在他们为冯道所撰写的传记

冯道的政治气节到底该如何保守,才不至于如同薛居正所说的那样一女事了二夫,我们暂且搁下不表,倒是不妨先看看冯道在五朝十帝的政府里身居要职时,到 底都做了些什么。不论是还是薛居正,都在他们为冯道所撰写的传记里承认,冯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
冯道早年在李克用军中任掌书记,也算是高级军官了,可他居住在十分简陋的茅草屋里,连席子也没有,晚上就和衣睡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稻草上;吃的食物也与士兵 们完全没有两样,从来没有要求开过小灶。领到了工资,他就将这些钱拿来和手下的士兵以及仆人一起改善生活。那年月,打了胜仗的军队抢几个民女做做露水夫 妻,原本是司空惯的事情。冯道手下的士兵敬重他,怕他寂寞,偶尔送几个女人给他,冯道实在推脱不过,就像柳下惠似的将女人弄到别处安置起来,等到寻访到了 她的家人再将她送回去。露水夫妻没做成,反而倒贴进去不少银两。
在唐庄宗手下任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加民政部长时,冯道的父亲去世了,他回家乡奔丧,竟然是徒步而行。当地的地方官听说中央首长回到了老家,纷纷备了礼品来看他,可无一例外地被冯道客客气气地婉言谢绝了。 当时,冯道的家乡正好闹饥荒,冯道就拿出所有的家产,代替失职的国家对饥民进行赈济。此后,在守孝期间,冯道一直住在一间破屋子里,亲自耕田砍柴,完完 全全成了一个有文化的新农民。邻居有人因劳动力不济而使土地抛荒的,他就悄悄趁着夜色代为耕种,人家好不容易找上门来表示感谢,他又像个古代叔叔似的 不以为然。
总之,从这些行为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冯道的人品没有任何可疑之处。而且,作为一名高级官员,他其实也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
还是在任李克用的掌书记时,李克用的晋军与梁军在黄河两岸对峙,晋军久攻不下,粮食消耗很快。一天,大将郭崇韬向李克用建议说:“臣以为将校太多,大多不过是些吃闲饭的,战时又起不了多少作用,不如罢免一些罢。”
李克用听了很生气,赌气说他不再任这支联军的最高首长了,要回老家太原去,并叫一旁的冯道立即起草辞呈。一时之间,气氛搞得十分紧张。 冯道只是答应着,却不肯动身。李克用一连催了几遍,冯道才徐徐说道:“我所掌的就是笔墨,大王您的命令,我哪敢不写?但是,现在大王您屡立大功,军中岂 能缺得了您做主帅?郭将军所谏,也不算很不妥,您不同意的话拒绝就行了,何必大动肝火还要辞职呢?传出去,岂不搞得军中人心惶惶,要是敌人知道了,更会造 谣生事的。”一席话,使李克用收回成命,转怒为喜,冯道的处变能力也可见一斑。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中原一带连年丰收,国家无事。为此,唐明宗颇有些沾沾自喜,冯道却向兴奋中的明宗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冯道说:“早年我出使中山,要经过井陉天险,怕马有个闪失,总是地抓住缰绳,但到了平地的时候就没什么顾虑了,认为不会再出事了,没想到在平地 上突然摔下来受了伤。在危险的地方,人总是由于格外谨慎而获得安全;但居于太平的环境,往往因放松警惕而大祸临头。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陛下不要因为一时 的太平和丰收而得意。”
唐明宗又问他:“丰收之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就会改善呢?”
冯道回答说:“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看来,三农问题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问题了。接着,冯道又给唐明宗念了诗人聂夷中那首著名的《田家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但照逃亡屋。
唐明宗听了,叹息了一回,让左右将这首诗抄下来当做座右铭,不时低头诵读一番。
唐明宗手下的一个将军,在临河县偶然获得一只玉杯,杯子上面刻画着“传国宝万岁杯”字样,将杯子进贡给了唐明宗。唐明宗非常喜爱,有一天就拿出来给冯道欣赏。
按常理度之,冯道大不了随喜一番说几句凑趣的话就是了,可他偏是这时也不忘对明宗敲警钟。他说:“这不过是前世留下来的有形的宝物而已,而皇帝应该有的宝物却是无形的。” 明宗听不懂这种高深的话,冯道就给他解释仁义才是帝王之宝。明宗出身行伍,听得云里雾里,冯道走后,他又找左右近侍仔细询问,终于搞懂了冯道的意思,于 是“嘉纳之”。后唐亡后,冯道为后晋效劳。后晋是由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石敬瑭所建。石本是一个势力并不大的军阀,为了获得强大的契丹的支持,不仅向契丹称 臣,而且称儿皇帝。938年,后晋需要派一位官员出使契丹,这显然是一件烫手的事情,满朝文武全都顾左右而言他。末了,只有冯道徐徐说道:“此事只能由我 去了。”
这件事情,后来大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对冯道批评说:“他(指晋高祖石敬瑭——引者注)要冯道出使辽国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好个奴才的奴才!”
范文澜的批评委实有点让人替冯道委屈,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划幽云十六州及称儿皇帝诸事早由石敬瑭拍板,冯道在这种重大问题上可以说是毫无决策权可言的,那么余下的就是如何恪尽职守,奉公行事了。
再说,一旦搞僵了与契丹的关系,契丹强而后晋弱,契丹铁骑随时可以南下牧马。弱国的外交比起强国来,要困难得多,冯道在出任特使的经历中,却表现得相当出色,并不亚于当今一流的外交家。看来,大历史学家不懂人情世故,刻意于道德批判,也不稀奇。
听说后晋派出的特使是首相冯道,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打算亲自到郊外迎接,大臣们劝阻说从来就没有天子迎接宰相的先例,耶律德光这才作罢。
纵观中国史,当鼎立之时,南方大凡多文采俊秀之辈,每自出使北国,往往被北国因爱其才而强留下来,并加以高位。比如诗人庾信在南朝的官并不大,但到了北朝,好像坐上了直升机,一直升到位极人臣的地步。
现在,冯道就面临着被耶律德光留下来的危险或者说是机会。耶律德光对他厚加赏赐,又直言要他留下做官。冯道不疾不徐地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我在两朝做臣子都没有什么区别。”既拒绝了耶律德光,又保全了他的面子,可谓有理有节。
冯道还把耶律德光赏赐的钱统统买成木炭,对人说:“北方天气寒冷,我年纪大了怕冷,多准备点木炭好过冬。”好像要在契丹长住下去的样子。
耶律德光闻知,十分感动,就同意冯道回晋。冯道却出人意料地上了三次表,希望再留下来。这样拖延了一个多月,冯道才似乎很不情愿地离开了契丹。
一路上,冯道走走停停,一直走了两个月才走到晋国地盘。手下人很不解,问他:“凡是在北国得到生还的人,恨不得插上翅膀往南飞,而您为什么偏走得这样慢呢?”
冯道说:“走得再快,契丹的快马也要不了多久就可以追上我们,倒不如走得慢一些,让他们搞不懂我的意图。”
几年后的946年,耶律德光进军中原,废掉了孙皇帝晋出帝。在后晋首都汴州,耶律德光想起了几年前出使契丹的冯道,令人将他从外地召回。
耶律德光戏问冯道:“你是个什么样的老家伙?”
冯道回答说:“我只是个无才无德又痴顽的老东西罢了。”
耶律德光又问:“天下苍生如何救得?”
冯道说:“现在哪怕是佛祖出世也救不得了,但唯有陛下您可以救得。” 这一回答看似在拍马屁,其实深含寓意。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每一次胡人入主中原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发动对汉人的灭绝性大屠杀时就会明白,冯道在以这种 类似于丑角般的对话来尽力保全他的同胞。挑剔如欧阳修,也对此做出了正确的评价:“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
尤可一提的是,契丹北撤时,冯道与后晋王族一起迁至常山,凡有被契丹士兵掠夺的中原女子,冯道大多出钱将她们买下来,寄养在附近的尼姑庵里,以便今后为她们找到家人后好送还回家。
在后汉任职期间,汉高祖刘知远任冯道为太师,也是首相级别的高级官员。刘知远在太原兴兵时,为了制兵甲,禁止民间买卖牛皮。等到称帝后,这一过时的禁牛皮法却还没有废除,搞得民间苦不堪言,只能冒着性命危险暗中交易,好比今天贩毒似的。
一次,上党地区有二十多人因犯牛皮法而被抓获,按律当处死。负责这一案件的官员张璨没有依法行事,而是就此事向刘知远上了一道奏章,提出牛皮法不合理,当废。刘知远是个狂躁症患者,认为一个小吏居然敢非议国家法律,分明就是对王权的不敬。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君王一旦被激怒将是可怕的事情。面对刘知远要将张璨和二十多个犯了牛皮法的小民一并处死的愤怒时,满朝文武寂然无声。只有冯道站出来 说:“陛下以前在河东时,禁止民间买卖牛皮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但现在已经得了天下,牛皮没有必要再禁了。张璨的奏章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完全是为了 国家着想,如果将他处死,天下人也会感到惋惜。我身为首相,没有及时早奏,我罪当诛。”一席话,不但救了张璨,也救了那二十多个差点身首异处的升斗小民。
冯道伺候的最后一个主子是后周的周世宗。是时,周太祖刚去世,北汉主刘乘机入侵,周世宗决定御驾亲征。冯道认为此举过于轻率,持反对态度。
周世宗豪情万丈地说:“从前创立基业时,都是亲征,难道我怕刘崇吗?”冯道回答说:“陛下你恐怕不能和唐太宗相比吧。”
周世宗有些尴尬和恼怒,又说:“刘崇的军队不过乌合之众,如果遇上我的军队,就如同泰山压卵。”
冯道仍然不识时务地劝阻:“陛下你平心自问,你能像泰山一样安稳吗?”
周世宗终于大怒,拂席而去,令冯道留下为先帝修建陵墓,自己仍带着军队过御驾亲征的瘾去了。
是年,冯道已经七十三岁,这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是罕见的高寿了。等到周太祖的陵墓修好,冯道也就在病中悄然去世。周世宗闻讯,用三天不上朝的方式对这位几朝重臣表示了内心的尊敬。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冯道恪尽职守的一生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1e5b47d10353ce85003ccc.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