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从何而来,如何突破这道防线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心理弹性"从何而来,如何突破这道防线的相关内容:困难当前,怎么办?灾难降临,怎么办?是选择自杀、抑郁、自暴自弃,还是重振旗鼓、勇于面对、解决难题?为什么有的人身处逆境,却没有像别人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能够迅速从挫折中反弹?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只
困难当前,怎么办?灾难降临,怎么办?是选择自杀、抑郁、自暴自弃,还是重振旗鼓、勇于面对、解决难题?为什么有的人身处逆境,却没有像别人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能够迅速从挫折中反弹?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只要加以训练,人人都能越挫越勇、突破难关。
具备弹性的心理世界
在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挫折出现之时,也是检验一个人应对逆境能力的时刻,有的人彻底被困难击败,以极端的方式伤害自己和家人;有的人从容不迫、迎难而上,最终渡过逆境。
对于后者,由于人们难以理解其精神力量的来源,因此往往将他们的抗压能力归结于其性格和天分。
然而,科学家们不这么认为。他们发现,在许多遭受过重大灾难的地区,比如遭受原子弹袭击的长崎、经历毁灭性地震的汶川,大部分人都能够迅速使自己回归正常生活状态;即使是智利、阿根廷、墨西哥这样的贫穷国家,都曾在地震的废墟上举办过世界杯。
甚至一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儿童,也可能具备相当高的抗压能力。科学家们曾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追踪研究一部分夏威夷的高危儿童。这些高危儿童有的自出生起就存在生理上的缺陷,有的家庭异常贫困,有的因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导致其抚养环境恶劣,总之这些儿童均身处逆境。但对他们长期的调研结果显示,他们中大约三分之一都顺利地度过了童年期和青春期,不但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且很好地适应了家庭和学校生活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因此,科学家们相信,从逆境中反弹绝不是只有少数人才拥有的禀赋,反而更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技能,科学家们称其为心理弹性,又称抗逆力。
科学家们认为,当譬如天灾、亲人去世、恐怖袭击等变故发生时,大部分人最初都会短暂出现心理创伤的状况,如失眠、噩梦、抑郁等。但由于心理弹性的作用,创伤对人们心灵的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弱,一段时间之后,除了极少数仍被负面情绪严重困扰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恢复到正常的身心状态。这就好像一个被外力挤压变形的橡胶球,它总能恢复本来的面貌;人的心理也一样,在遇到变故或逆境后,具备良好心理弹性的人会迅速恢复,回到正轨。
神经通路影响心理弹性
既然说心理弹性并非极少数人所有,而是每个人都能从自身挖掘的普遍技能,那么它究竟从何而来?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有的人具备超于常人的心理弹性,科学家们展开了研究。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实时扫描出压力对大脑的影响程度,和大脑对情绪的控制程度。通过观察大脑中血液的流淌,科学家可以测量该大脑的活动规律,并由此得出人脑中的压力图像,而这也成为研究心理弹性的关键技术。
科学家发现,就好像动物一旦摆脱捕猎者后血压会迅速回到正常一样,具有良好心理弹性的大脑似乎能够更加迅速地消除对于压力的反应,回到正常。也就是说,抗逆力高的人似乎更善于调节或关闭大脑皮层中产生忧虑和恐惧的活动行为。研究表明,社会性疼痛,比如被拒绝和孤独,在大脑中会产生与恐惧相同的活动,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社会拒绝时,其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与看到一匹狼时被激活的区域是相同的。科学家表示,这是一种进化,因为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只能靠群居才能生存下来,所以被孤立就意味着有危险。人类进化到现在,即使狼不再是我们普遍面对的威胁,但在面临日常压力时,大脑中这些区域仍处于活跃状态。
可喜的是,科学家们发现,人们大脑中有一条心理弹性通道,这条通道可以控制人们应对压力的能力。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一条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的通路,这条通路起始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大脑中主管认知能力和计划的区域),终点在杏仁核(大脑中响应威胁、管理情绪的区域)。而大脑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之间的联接越流畅,就意味着面对压力时,前额叶皮层能够越快地让杏仁核平静下来,让心理更快恢复常态。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让海豹突击队员和普通人同时观看一系列带有不同情感色彩的图片,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海豹突击队员能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之间迅速切换,他们的大脑能更加敏捷地处理情绪;而普通人却很容易陷入图片的情感色彩中难以自拔,很难从一种情绪中解脱出来,于是大脑不断地陷入到处理该情绪的过程中。
如何训练心理弹性?
为何海豹突击队员与普通人的心理弹性有所差别?科学家们认为其原因在于训练。就好像训练肌肉一样,心理弹性同样可以训练。海豹突击队员正是由于受过特殊心理训练,才使他们更加果敢,以至于能够应对复杂的战场环境。
那么普通人应该如何训练心理弹性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心理弹性大不大。有一个好方法来衡量自己是否有良好的心理弹性,那就是当事情不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式进行时,看一看我们的反应如何。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善于处理微小的压力,那么当面临重大打击时,一般而言,他的抗逆力也不会弱。但是,个人性格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大,盲目乐观的人未必比悲观主义者更有弹性,甚至一个坏脾气的顽固分子也可能有着很强的抗逆力。
清楚了自己的心理弹性能力来源后,如果感觉自己的心理弹性能力较差,就需要改进。比如,如果有什么事物让你始终感觉到恐惧,那么首先你不应逃避它,而要正视它,这将帮助你缓解压力,这是建立良好心理弹性的第一步。而更多地进行社交活动,也会对增强心理弹性有所帮助。
另一个有趣的提升心理弹性的方式,就是锻炼肌肉,因为人在压力下会损失神经元,而科学家们发现锻炼肌肉能够激发大量神经元的再生。
当然,训练心理弹性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是训练自己的大脑,比如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这也是备受科学家们认可的方法。因为注意力不仅容易改进,而且集中注意力能够让人避免压力带来的困扰2010年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人们每天有47%的时间在胡思乱想,而且主要是在想令他们沮丧、焦虑的那些事情。如果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心理弹性将大大增加。
人生在世,终会遇到艰难困苦,而心理弹性的研究告诉我们,抗逆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能够找出科学的方法,让大脑具备更强的心理弹性,这对于我们无疑大有裨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心理弹性"从何而来,如何突破这道防线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20ee9071227ea6ab066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