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子事故到冠状病毒──人类消失对当地野生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53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从核子事故到冠状病毒──人类消失对当地野生的相关内容:在福岛第一核电厂周遭空荡荡的隔离区里,一头野猪漫步在路上,该核电厂因海啸造成的炉心熔毁距今已经数年了。PHOTOGRAPHBYKOSASAKI,BLOOMBERG/GETTY日本猕猴在福岛禁区周围区域


在福岛第一核电厂周遭空荡荡的隔离区里,一头野猪漫步在路上,该核电厂因海啸造成的炉心熔毁距今已经数年了。 PHOTOGRAPH BY KO SASAKI, BLOOMBERG/GETTY日本猕猴在福岛禁区周围区域的数量最多;辐射浓度似乎没有影响它们的栖息数量。 PHOTOGRAPH BY JIM BEASLEY一只貉,摄于福岛第一核电厂隔离区。 PHOTOGRAPH BY JIM BEASLEY
据美国国家地理:针对韩朝非军事区,以及切尔诺贝利与福岛第一核电厂周围隔离区所做的的研究,显现出了当人类逃离时,动物会如何应对环境。
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世界各地的人都待在家中避免感染,动物因此能更自由地在它们通常不会出现的区域四处走动。 野山羊正在威尔斯小镇漫步;长须鲸的活动范围愈来愈靠近目前关闭的法国马赛港附近的海岸;野猪更加大胆地在西班牙、土耳其、以色列的城市里闲逛。
之前有一些看似真实的目击消息在社群媒体上爆红,例如威尼斯的海豚跟俄罗斯的狮子,结果却发现是造假的。 不过,有些动物确实因为不用与人类共享空间而受惠。
举例来说,在泰国及佛罗里达州等地,海龟能比较轻松地在曾经人满为患的海滩上筑巢。 在阿尔巴尼亚西部的潟湖,由于没有了旅游业及船只活动,红鹤的数量已经成长三分之一。 即使如此,一旦人类恢复平常的活动,这些动物行为的变化可能会回到之前的状况。
不过,某些其他地方,人类居住情况的变化是更加永久性的——这些地方因为发生灾难或战争而迫使人们离开,并且在可见的未来都不会回去。 其中包括:切尔诺贝利及福岛第一核电厂周遭的隔离区,这两个地方发生了历史上两起最严重的核事故;以及韩朝之间的非军事区。
针对这些区域的研究(包括近期一项关于福岛的研究)显示,人类的存在可能就是限制当地野生动物数量的最重要因素。 这些研究表明,在如今被人类遗弃的地区,动物的数量大幅增加,尽管那些地方发生了像是放射落尘这种迫使人类离开的事件。 这并不是说辐射不会伤害动物,但辐射对动物的影响程度──尤其是暴露在低剂量辐射下的影响──仍有所争议,而且受到的影响和人类相比可能较轻微。 癌症是辐射对人类最严重的影响之一,但癌症不一定会在野生动物身上表现出来,因为有些动物的寿命不足以让突变累积。
福岛大学的辐射生态学家汤姆. 辛顿(Tom Hinton)说,如今冠状病毒大流行使人们「躲在屋内,而大自然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也是一份新研究的共同作者,该研究检视了当人们撤离原本人口稠密的区域后,对于动物有什么长期影响。
辛顿并不是建议人们撤离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心或一整天待在室内,以帮助野生动物。 但他说,动物在人类离开时会重新崛起,这确实显示了为野生动物保留大范围且互相连接的栖地、实施一定程度的无干涉措施都是很重要的。
福岛
2011年3月11日,一场大地震与海啸引发了全世界第二严重的核事故,仅次于切尔诺贝利事件。 在日本东北部的福岛第一核电厂,洪水导致的停电让三座核子反应炉的炉心熔毁,造成周围海岸线遍布放射落尘。 总计大约16万人从核电厂周遭超过1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近纽约市的面积)撤离。
为了研究辐射与人类撤离对于福岛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的相对影响,首席研究员吉姆. 毕斯利(Jim Beasley)、辛顿与其他研究人员在那座废弃的核电厂附近选择了120个地点,于2016年与2023年之间进行两次为期两个月的遥控相机调查。
他们在三个地区选择调查地点:第一个是在可见的未来都禁止人类进入的区域;第二个是为原先禁止人类进入,但如今已有一小部分人回归的区域;第三个则为具有类似的栖地环境的人口密集区域。
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物种──包括野猪、日本猕猴、貉──在人类无法进入的区域有最多的栖息数量。 整体而言,预测动物的出没情形时,最重要的因素为栖地类型与人类是否撤离,而不是辐射浓度。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野生生态学家毕斯利说:「讽刺的是,这些受到污染的地区居然能支撑可存续的族群数量。 」他与辛顿主持的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生态学与环境前沿》期刊上。
尽管大面积且未遭人为破坏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更好,但该研究的发现显示,动物即使面临辐射也依然能够大量生存。 毕斯利说:「在这些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地区,辐射剂量基本上对它们没有影响。 」
切尔诺贝利
1986年,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里,一座反应炉在拙劣的测试过程中爆炸,导致一场大火,并让邻近地区都布满了散发辐射的放射性核种[BT1] 。 这导致现今的乌克兰及白俄罗斯有大片的隔离区,面积约等同罗德岛。 超过10万人被迫离开那个区域,永远无法再回去。
过去数十年来的研究已显示,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拥有多种动物的大量族群,在某些情况下能与附近的自然保护区不相上下。 关于该区的辐射对于当地的生物有多大影响,各项研究的结果并不相同。
南卡罗莱纳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姆. 穆索(Tim Mousseau)说,以鸟类及啮齿类为例,它们已出现生育力受损及突变率增加的现象。 对田鼠的研究显示,这些突变可能会从亲代传给后代。
巴黎南区大学的科学家安德斯. 莫勒(Anders Mller)说,虽然切尔诺贝利或许出现「特定鸟类或特定哺乳类的数量增加,但我们也知道牠们的状况并不好」。
放射性物质──尤其是铯137这种在切尔诺贝利及福岛都有出现的元素──会因为释放出能够传播数数米的的辐射,而造成身体组织或甚至DNA的破坏。
尽管如此,由于没有人类存在及捕猎活动,许多先前不存在或稀有的物种──包括灰狼、貉、獾──如今都大量居住在这里。
毕斯利说,许多证据「都支持一种想法,就是切尔诺贝利隔离区里有丰富的中型到大型哺乳类族群」。
南北韩非军事区
朝鲜半岛的非军事区又称为韩朝非军事区,这里提供了另一个例子,显示野生动物会在没有人类的地方大量增加。
韩战之后,朝鲜与韩国在两国之间建立了一片无人地带,即韩朝非军事区。 如今这片区域依然四处分布着以前的村庄、军事装备、士兵遗体及地雷。
就在两国之间这片4公里宽的边界上,紧张的半和平关系已经维持了将近70年。 这让濒临绝种的丹顶鹤、亚洲黑熊、韩国赤狐、模样类似山羊的中华斑羚等稀有野生动物能够在这边成长茁壮。
南朝鲜非军事区被保育人士视为对东亚野生动物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至于我们能够从这项研究与目前冠状病毒大流行中得到什么样的收获,辛顿这么说:「整体可以归结为: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就是我们自己。 」
他说:「我希望〔这件事〕能激励人们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我们或许不该糟蹋它。 」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从核子事故到冠状病毒──人类消失对当地野生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2787edb5ee7814310449e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