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为什么对宋哲宗的评价多是惋惜之言?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在历史上,为什么对宋哲宗的评价多是惋惜之言?的相关内容:元丞相脱脱在《宋史》中曾言:“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
元丞相脱脱在《宋史》中曾言:“哲宗以冲幼践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马、吕诸贤,罢青苗,复常平,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几仁宗。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驯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历史上,为什么对宋哲宗的评价多是惋惜之言?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即位时,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可以说,赵煦的皇位来得颇为曲折,虽说他是宋神宗的儿子,明面上的皇位继承人,可宋神宗还有着两个年富力强的兄弟,他们分别是雍王赵颢、曹王赵頵,他们本来是没有机会的,但无奈赵煦的年龄太小了,根本不是对手。(《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 》“神宗立,进封昌王;官制行,册拜司空,徙王雍。哲宗嗣位,加太保,换成德、横海二镇,徙封扬王,赐赞拜不名,五日一谒禁中。”)
就在雍王赵颢、曹王赵頵发动阴谋时,太皇太后高氏当众夸赞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而且还在神宗病后一直手抄佛经为神宗祈福,颇为孝顺。因此,太皇太后高氏降制立赵佣为皇太子,同时改名赵煦。赵煦即位之后,便活在了太皇太后高氏的阴影之下,对朝政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就连大臣们也只面向高太后奏事,背影留给哲宗。
即便哲宗到了十七岁时,太皇太后高氏依旧不肯还政于他,而且还命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为侍读,企图将赵煦教育成一个只知道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终于,元祐八年(即1093年)九月,高太后崩逝,赵煦得以亲政。(《宋史·本纪·卷十七》“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己卯,诏以太皇太后园陵为山陵。庚辰,遣使告哀于辽。甲申,命吕大防为山陵使。壬辰,诏山陵修奉从约,诸道毋妄有进助。”)
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对宋哲宗的评价多是惋惜之言呢?
哲宗亲政之后,先是召回神宗时期变法派重要人物章惇,而后又追谥王安石为“文”,大力打击元祐党人,不是追贬司马光,就是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于岭南,甚至还想废掉太皇太后高氏的称号以及待遇。
不仅如此,他对内:重新重用章惇、曾布等改革派,并恢复了王安石变法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以减轻农民负担。(《宋史·本纪·卷十八》“壬寅,以曾布知枢密院事,许将为中书侍郎,蔡卞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黄履为尚书右丞,翰林学士林希同知枢密院事。”)
对外:重启在军事上对西夏的强硬政策,一方面构筑新的防御工事,一方面又派军队打退了西夏的进犯。(《宋史·本纪·卷十八》“三月壬戌,夏人犯麟州神堂堡,出兵讨之,及进筑胡山砦。癸亥,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六百九人。甲子,诏武举谢师古等以远人赐帛,李惟岳以高年 赐帛。丁卯,诏泸南安抚司、南平军毋擅诱杨光荣献纳播州疆土。庚午,夏人大至 葭卢城下,知石州张构等击走之。”)
但可惜的是,宋哲宗赵煦的身体一直很不好,少年就有咳血的症状,再加上他宠爱的贤妃刘氏(因生下皇子赵茂而被封为皇后,是为昭怀皇后)生下的儿子赵茂与小女儿扬国公主早夭,便一病不起,最终于元符三年在福宁殿崩逝,年仅二十五岁,谥号宪元显德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
宋哲宗有宋仁宗之风,可惜却命运多舛,上有太皇太后高氏的钳制,下有身体多病、子女早夭。若能多给他几年时间,何至于会发生靖康之耻,宋分南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宋哲宗,评价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531e0ebc11fd1912070a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