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么死的 张柬之的简介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3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么死的 张柬之的简介的相关内容: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尤重其才。进士第后,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丞。直至永昌元年(6

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尤重其才。进士第后,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丞。直至永昌元年(689),以贤良征试,对策者千余人,年已六十五岁的张柬之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授予监察御史。圣历元年(698),迁凤阁舍人。历任合州(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地)、蜀州(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地)刺史、荆州(今湖北松慈石首、荆门、当阳之间)大都督府长史等职。长安中,得狄仁杰傑荐举,被召为司刑少卿,拜洛州(今河南洛阳市)司马,迁秋官侍郎,直至入阁拜相。据史书记载,张柬之在八十岁之前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一生中唯一的功绩就是成功地策划了一场 政变,于神都洛阳长生殿迎仙宫御榻前逼 还政于李唐。真可谓大器晚成的典型。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初四,身染重病的高宗本想登上则天楼宣布赦令,因气喘不能上马,便召集百官于贞观殿前听令。是夜,高宗急召裴炎入宫接受遗命,辅佐朝政。高宗驾崩后,遗诏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凡军国大事有难决者,可采纳天后的意见。十一日,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是为中宗。中宗尊武则天为太后。光宅元年(684)正月,中宗想任命韦皇后的父亲、豫州刺史韦玄贞为侍中,还打算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职。但却遭到中书令裴炎的抵制,中宗大怒,冲着裴炎吼道:“我就是把天下给了韦玄贞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何况吝啬一个侍中的官位。”畏惧中的裴炎急忙报告武太后。二月初六,武太后召集文武百官于乾元殿,命裴炎宣布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初七,雍州牧、豫王李旦即皇帝位,是为睿宗。政事完全取决于太后。太后命睿宗居于别殿,睿宗欣然同意。四月二十二日,太后贬庐陵王李显于房陵(今湖北竹山、竹溪及房县等地),二十六日,途中改贬均州(今湖北十堰市及丹江口市等地)。闰五月,太后命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九月,武承嗣请太后追祖为王,并建议筑武氏七庙,太后听纳。但裴炎反对,太后不听。二十一日,太后追祖为王后,又在文水县营建武氏祠堂。李敬业扬州起兵,骆宾王为之撰写《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密探诬陷裴炎与李敬业联手谋反,监察御史崔詧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于是,太后命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侍御史鱼承晔拘捕裴炎入狱。裴炎义正词严,不肯屈服。不久,太后命斩裴炎于洛阳都亭。派人查抄他的家产,廉洁得竟无一担积粟。十一月初四,太后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为江南道大总管,率兵讨伐李敬业。垂拱二年(686)正月,太后下诏还政于睿宗,睿宗知其母并非诚意,固上表坚决辞让。于是,太后又继续临朝称制。垂拱三年(687)九月十八日,虢州(今河南卢氏)人杨初成为了驱逐武则天和睿宗,伪称郎将假传太后令在都邑招募将士前往房州迎接庐陵王,结果事败被斩。垂拱四年(688),太后亲侄武承嗣暗中指使人在白色的石头上凿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文字,然后染石成紫。再指使雍州人唐同泰上献,奏称此石得自洛水。太后大喜,遂将此石命名为“宝图”。并立即提拔献石者唐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十一日,太后朝拜洛水,然后驾临明堂,朝见群臣。并命各州都督、刺史以及皇族、外戚于祭拜洛水前十天会集。十八日,加太后尊号为“圣母神皇”。七月初一,太后改“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加特进,并禁止在此垂钓。命“天授圣图”出现的地点为“圣图泉”,泉旁设置永昌县。,

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令狐德棻尤重其才。进士第后,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丞。直至永昌元年(689),以贤良征试,对策者千余人,年已六十五岁的张柬之脱颖而出,名列第一。被授予监察御史。圣历元年(698),迁凤阁舍人。历任合州(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地)、蜀州(今四川崇州、新津二地)刺史、荆州(今湖北松慈石首、荆门、当阳之间)大都督府长史等职。长安中,得狄仁杰傑荐举,被召为司刑少卿,拜洛州(今河南洛阳市)司马,迁秋官侍郎,直至入阁拜相。

据史书记载,张柬之在八十岁之前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一生中唯一的功绩就是成功地策划了一场政变,于神都洛阳长生殿迎仙宫御榻前逼还政于李唐。真可谓大器晚成的典型。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初四,身染重病的高宗本想登上则天楼宣布赦令,因气喘不能上马,便召集百官于贞观殿前听令。是夜,高宗急召裴炎入宫接受遗命,辅佐朝政。高宗驾崩后,遗诏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凡军国大事有难决者,可采纳天后的意见。十一日,太子李显即皇帝位,是为中宗。中宗尊武则天为太后。

光宅元年(684)正月,中宗想任命韦皇后的父亲、豫州刺史韦玄贞为侍中,还打算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职。但却遭到中书令裴炎的抵制,中宗大怒,冲着裴炎吼道:“我就是把天下给了韦玄贞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何况吝啬一个侍中的官位。”畏惧中的裴炎急忙报告武太后。二月初六,武太后召集文武百官于乾元殿,命裴炎宣布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初七,雍州牧、豫王李旦即皇帝位,是为睿宗。政事完全取决于太后。太后命睿宗居于别殿,睿宗欣然同意。四月二十二日,太后贬庐陵王李显于房陵(今湖北竹山、竹溪及房县等地),二十六日,途中改贬均州(今湖北十堰市及丹江口市等地)。闰五月,太后命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九月,武承嗣请太后追祖为王,并建议筑武氏七庙,太后听纳。但裴炎反对,太后不听。二十一日,太后追祖为王后,又在文水县营建武氏祠堂。李敬业扬州起兵,骆宾王为之撰写《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密探诬陷裴炎与李敬业联手谋反,监察御史崔詧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于是,太后命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侍御史鱼承晔拘捕裴炎入狱。裴炎义正词严,不肯屈服。不久,太后命斩裴炎于洛阳都亭。派人查抄他的家产,廉洁得竟无一担积粟。十一月初四,太后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为江南道大总管,率兵讨伐李敬业。

垂拱二年(686)正月,太后下诏还政于睿宗,睿宗知其母并非诚意,固上表坚决辞让。于是,太后又继续临朝称制。

垂拱三年(687)九月十八日,虢州(今河南卢氏)人杨初成为了驱逐武则天和睿宗,伪称郎将假传太后令在都邑招募将士前往房州迎接庐陵王,结果事败被斩。

垂拱四年(688),太后亲侄武承嗣暗中指使人在白色的石头上凿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文字,然后染石成紫。再指使雍州人唐同泰上献,奏称此石得自洛水。太后大喜,遂将此石命名为“宝图”。并立即提拔献石者唐同泰为游击将军。五月十一日,太后朝拜洛水,然后驾临明堂,朝见群臣。并命各州都督、刺史以及皇族、外戚于祭拜洛水前十天会集。十八日,加太后尊号为“圣母神皇”。七月初一,太后改“宝图”为“天授圣图”,“洛水”为“永昌洛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加特进,并禁止在此垂钓。命“天授圣图”出现的地点为“圣图泉”,泉旁设置永昌县。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后朝拜洛水,接受“天授圣图”。命皇帝、皇太子、内外文武百官及夷蛮首领随从,礼乐仪仗的盛大,是 以来前所未有的。二十七日,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见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按照四季划分,每一方设置一种颜色;中层按照十二时辰划分,上为由九条龙捧起的圆顶,上安铁凤,高十尺,以黄金装饰;中间有贯通上下的大木,粗十围,下置铁质水槽,似辟雍之样,号称万象神宫。天授元年(690)十一月初一,太后供奉万象神宫。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十六日,司刑少卿周兴上奏废除唐朝帝室的家族名册。二十三日,太后命其面首薛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又命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士彟兄长之孙、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千余人上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太后不许,但却立即提拔傅游艺为给事中。初七,太后同意睿宗及群臣的请求,初九,太后登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十二日,上太后尊号“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继承人,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长寿元年(692)五月,夏官侍郎李昭德私下对武皇说:“魏王武承嗣权太重。”武皇回答说:“他是我的亲侄子,所以,就得倚为亲信。”李昭德又说:“武承嗣既是陛下之侄,是亲王,又是宰相,权势同于人主,我恐怕陛下不能久安于天子之位!”武皇听后震惊。武承嗣又在武皇面前诋毁李昭德,武皇说:“我任用李昭德,才能睡的安稳,他能替我分忧,您不要再说了。”九月,武皇命在并州设置北都。长寿二年(693)正月初一,武皇祭献万象神宫,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腊月初七,武皇降睿宗李旦的儿子、太子李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为衡阳王,楚王 为临缁王,卫王李隆范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为彭城王。九月,魏王武承嗣等五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延载元年(694)五月,魏王武承嗣等二万六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六月,梁王武三思率领四夷首领上表,请用铜铁铸造天枢柱,柱身镌刻贬唐颂周铭文。以姚璹为督作使,聚钱百万亿以购铜铁,缺口部分又征民间器具补充。天册万岁元年(695)正月初一,武皇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证圣。武皇别图所欢,亲近御医沈南璆,武皇面首、辅国大将军、鄂国公薛怀义一怒之下,当晚纵火天堂,延烧明堂,洛阳城如同白昼。武皇又命重建明堂和天堂,仍由薛怀义主持,督工赶筑。又为九州各铸一座高十尺的铜鼎和同样高的十二属相神,并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二月,武皇因憎恨面首薛怀义骄纵行为。初四,密令身强力壮的宦官在遥光殿前树下将其逮捕,令建昌王武攸宁率壮士将其打死,送尸白马寺建塔。四月,天枢柱落成,高一百零五尺,径十二尺,柱身八面,面宽五尺。柱下为一铁山,周边共长一百七十尺,铜质蟠龙及麒麟环绕铁山,柱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十尺,四龙人立捧火珠,高十尺。毛婆罗造模型,武三思为文,刻写百官和四夷首领姓名,太后书匾“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十六日,新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纵横三百尺,号称通天宫。神功元年(697),贞观宰相张行成同族侄孙、尚乘奉御张易之年轻有美貌,且精通音律,武皇女儿太平 将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推荐入侍宫中,张昌宗又推荐其兄张易之,兄弟二人得以亲近武皇。武皇遂命张昌宗为散骑常侍,张易之为司卫少卿,追赠二张之父张希爽为襄州刺史,张易之生母韦氏、张昌宗生母臧氏(年逾四十,颇有姿色)为太夫人,又命凤阁侍郎李迥秀为臧氏的情夫。武承嗣、武三思、宗楚客、宗晋卿等人时常等候在张易之家门口,争着给他牵马垂蹬。并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四月,武皇移置九鼎于通天宫。豫州鼎高十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鼎通高十四尺,能容一千二百石。各鼎铸有山川物产图像,用铜共计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武皇想用一千两黄金涂鼎,后被姚璹劝阻。,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后朝拜洛水,接受“天授圣图”。命皇帝、皇太子、内外文武百官及夷蛮首领随从,礼乐仪仗的盛大,是以来前所未有的。二十七日,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见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按照四季划分,每一方设置一种颜色;中层按照十二时辰划分,上为由九条龙捧起的圆顶,上安铁凤,高十尺,以黄金装饰;中间有贯通上下的大木,粗十围,下置铁质水槽,似辟雍之样,号称万象神宫。

天授元年(690)十一月初一,太后供奉万象神宫。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十六日,司刑少卿周兴上奏废除唐朝帝室的家族名册。二十三日,太后命其面首薛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又命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士彟兄长之孙、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千余人上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太后不许,但却立即提拔傅游艺为给事中。初七,太后同意睿宗及群臣的请求,初九,太后登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十二日,上太后尊号“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继承人,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

长寿元年(692)五月,夏官侍郎李昭德私下对武皇说:“魏王武承嗣权太重。”武皇回答说:“他是我的亲侄子,所以,就得倚为亲信。”李昭德又说:“武承嗣既是陛下之侄,是亲王,又是宰相,权势同于人主,我恐怕陛下不能久安于天子之位!”武皇听后震惊。武承嗣又在武皇面前诋毁李昭德,武皇说:“我任用李昭德,才能睡的安稳,他能替我分忧,您不要再说了。”九月,武皇命在并州设置北都。

长寿二年(693)正月初一,武皇祭献万象神宫,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腊月初七,武皇降睿宗李旦的儿子、太子李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为衡阳王,楚王为临缁王,卫王李隆范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为彭城王。九月,魏王武承嗣等五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

延载元年(694)五月,魏王武承嗣等二万六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六月,梁王武三思率领四夷首领上表,请用铜铁铸造天枢柱,柱身镌刻贬唐颂周铭文。以姚璹为督作使,聚钱百万亿以购铜铁,缺口部分又征民间器具补充。

天册万岁元年(695)正月初一,武皇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证圣。武皇别图所欢,亲近御医沈南璆,武皇面首、辅国大将军、鄂国公薛怀义一怒之下,当晚纵火天堂,延烧明堂,洛阳城如同白昼。武皇又命重建明堂和天堂,仍由薛怀义主持,督工赶筑。又为九州各铸一座高十尺的铜鼎和同样高的十二属相神,并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二月,武皇因憎恨面首薛怀义骄纵行为。初四,密令身强力壮的宦官在遥光殿前树下将其逮捕,令建昌王武攸宁率壮士将其打死,送尸白马寺建塔。四月,天枢柱落成,高一百零五尺,径十二尺,柱身八面,面宽五尺。柱下为一铁山,周边共长一百七十尺,铜质蟠龙及麒麟环绕铁山,柱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十尺,四龙人立捧火珠,高十尺。毛婆罗造模型,武三思为文,刻写百官和四夷首领姓名,太后书匾“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十六日,新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纵横三百尺,号称通天宫。

神功元年(697),贞观宰相张行成同族侄孙、尚乘奉御张易之年轻有美貌,且精通音律,武皇女儿太平将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推荐入侍宫中,张昌宗又推荐其兄张易之,兄弟二人得以亲近武皇。武皇遂命张昌宗为散骑常侍,张易之为司卫少卿,追赠二张之父张希爽为襄州刺史,张易之生母韦氏、张昌宗生母臧氏(年逾四十,颇有姿色)为太夫人,又命凤阁侍郎李迥秀为臧氏的情夫。武承嗣、武三思、宗楚客、宗晋卿等人时常等候在张易之家门口,争着给他牵马垂蹬。并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

四月,武皇移置九鼎于通天宫。豫州鼎高十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鼎通高十四尺,能容一千二百石。各鼎铸有山川物产图像,用铜共计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武皇想用一千两黄金涂鼎,后被姚璹劝阻。

六月,司仆少卿来俊臣贪恋女色,伪造武皇命令强夺他人妻妾,又诬告监察御史李昭德谋反,将其入狱。来俊臣又想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皇嗣、庐陵王及南北衙宿卫军谋反,不料却遭到河东人卫遂忠告发,被判处死刑,连同李昭德一起暴尸闹市。六月二十四日,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同被命为同凤阁鸾台三品。闰十月二十一日,武皇命幽州都督狄仁傑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一并同平章事。圣历二年(699)正月初一,武皇接受天子明年十二个月的政事。初六,封皇嗣李旦为相王,领太子右卫率。初八,武皇设置控鹤监丞及主簿等官,以司卫卿张易之为控鹤监,左散骑常侍张昌宗、左台中丞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夏官侍郎李迥秀、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员半千皆为控鹤监内供奉。二十五日,武皇赐太子武姓,大赦天下。二月十八日,武皇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在明堂向天地发誓,并将誓词铭之铁券,藏之史馆。十月,太子和相王的几个儿子再次出就封地。久视元年(700)腊月初一,武皇立原皇太孙李重润为邵王,立其弟弟李重茂为北海王。六月,武皇又改控鹤府为奉宸府,张易之为奉宸令。武皇为了掩盖其劣迹,便命奉宸令张易之、秘书监张昌宗和文学侍从李峤为修书使,召命张说、徐坚、刘知幾、沈佺期、阎朝隐等二十六人在内殿修撰《三教英珠》。武三思上奏武皇,说张昌宗是周灵王太子晋转世。武皇听后大喜,立即命张昌宗穿上用羽毛做的衣服在内庭骑坐木鹤吹笙。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洛阳令张昌仪在入宫朝见武皇时,有一位薛姓候选官员拿着五十两银子和任职文书拦住他的坐骑 ,张昌仪欣然笑纳,并将任职文书随手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不慎将文书丢失,去问张昌仪,张昌仪边骂边说:“我也不曾记得,只要是姓薛的都授官。”张锡遵从照办,遂将六十多位薛姓候选者全部注授官职。武皇想建一尊大佛像,计划让全国的和尚和尼姑每人每天捐赠一文钱作为资费,不料却被狄仁傑谏阻,武皇说:“您劝我行善,我怎么能违背您的教诲呢?”武皇常称狄仁傑为国老,后来,狄仁傑去世,武皇流着泪说:“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将我的国老夺走呢?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师长了!”武皇曾问狄仁傑:“朕想找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有谁称职?”狄仁傑问:“不知陛下想让此人担任什么职务?”武皇说:“朕想让他出将入相。”狄仁傑回答:“如果陛下想要风雅之人,苏味道、李峤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陛下想要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的年纪虽然是大了一些,但却具备宰相之才啊!”随后,武皇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很长时间,张柬之才被武皇任命为宰相。狄仁傑在朝,先后向武皇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泰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长安元年(701)八月,年迈多病的武皇将朝廷大事交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去处理,由此,二张权倾朝野。当武皇的病情稍有一些好转的时候,宰相崔玄暐上奏说:“皇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他们都是仁德彰明的君子,且操行高雅,备受瞩目,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再说,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事关重大,祈望陛下还是不要让异性人随便出入为好。”武皇听后,只对崔玄暐淡淡地说:“感激您的一片好意。”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及永泰郡主的女婿、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私下曾议论此事。张易之知道后又告诉给了武皇。武皇大怒,遂令太子李显处罚,李显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大义灭亲。九月初三,逼令三人自缢,事情才算了结。张昌宗恐武皇晏驾后遭到宰相魏元忠的杀害,遂在武皇面诬陷魏元忠和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谋反,武皇闻之大怒,令将二人逮捕入狱。最终,魏元忠被贬,高戬、张说被流放,太子仆崔贞慎遭到拘审。二十七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主持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务。长安二年(702)八月二十三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皇拒绝,二十七日,他们又一次上表请求封王之事,武皇便赐张昌宗邺国公。九月十六日,武皇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职。十七日,武皇又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武攸宜及魏元忠为副职。长安三年(703)六月十九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为雍州牧。十月初八,武皇一行离开西京长安,二十七日抵达神都洛阳。,

六月,司仆少卿来俊臣贪恋女色,伪造武皇命令强夺他人妻妾,又诬告监察御史李昭德谋反,将其入狱。来俊臣又想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皇嗣、庐陵王及南北衙宿卫军谋反,不料却遭到河东人卫遂忠告发,被判处死刑,连同李昭德一起暴尸闹市。六月二十四日,特进武承嗣、春官尚书武三思同被命为同凤阁鸾台三品。闰十月二十一日,武皇命幽州都督狄仁傑为鸾台侍郎,司刑卿杜景俭为凤阁侍郎,一并同平章事。

圣历二年(699)正月初一,武皇接受天子明年十二个月的政事。初六,封皇嗣李旦为相王,领太子右卫率。初八,武皇设置控鹤监丞及主簿等官,以司卫卿张易之为控鹤监,左散骑常侍张昌宗、左台中丞吉顼、殿中监田归道、夏官侍郎李迥秀、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员半千皆为控鹤监内供奉。二十五日,武皇赐太子武姓,大赦天下。二月十八日,武皇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等在明堂向天地发誓,并将誓词铭之铁券,藏之史馆。十月,太子和相王的几个儿子再次出就封地。

久视元年(700)腊月初一,武皇立原皇太孙李重润为邵王,立其弟弟李重茂为北海王。六月,武皇又改控鹤府为奉宸府,张易之为奉宸令。武皇为了掩盖其劣迹,便命奉宸令张易之、秘书监张昌宗和文学侍从李峤为修书使,召命张说、徐坚、刘知幾、沈佺期、阎朝隐等二十六人在内殿修撰《三教英珠》。武三思上奏武皇,说张昌宗是周灵王太子晋转世。武皇听后大喜,立即命张昌宗穿上用羽毛做的衣服在内庭骑坐木鹤吹笙。

有一次,张易之的弟弟、洛阳令张昌仪在入宫朝见武皇时,有一位薛姓候选官员拿着五十两银子和任职文书拦住他的坐骑,张昌仪欣然笑纳,并将任职文书随手交给天官侍郎张锡。几天后,张锡不慎将文书丢失,去问张昌仪,张昌仪边骂边说:“我也不曾记得,只要是姓薛的都授官。”张锡遵从照办,遂将六十多位薛姓候选者全部注授官职。

武皇想建一尊大佛像,计划让全国的和尚和尼姑每人每天捐赠一文钱作为资费,不料却被狄仁傑谏阻,武皇说:“您劝我行善,我怎么能违背您的教诲呢?”武皇常称狄仁傑为国老,后来,狄仁傑去世,武皇流着泪说:“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就将我的国老夺走呢?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师长了!”

武皇曾问狄仁傑:“朕想找一位杰出的人才委以重任,您看有谁称职?”狄仁傑问:“不知陛下想让此人担任什么职务?”武皇说:“朕想让他出将入相。”狄仁傑回答:“如果陛下想要风雅之人,苏味道、李峤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陛下想要出类拔萃的奇才,那就只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他的年纪虽然是大了一些,但却具备宰相之才啊!”随后,武皇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了很长时间,张柬之才被武皇任命为宰相。狄仁傑在朝,先后向武皇推荐了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泰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

长安元年(701)八月,年迈多病的武皇将朝廷大事交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去处理,由此,二张权倾朝野。当武皇的病情稍有一些好转的时候,宰相崔玄暐上奏说:“皇太子李显和相王李旦,他们都是仁德彰明的君子,且操行高雅,备受瞩目,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再说,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事关重大,祈望陛下还是不要让异性人随便出入为好。”武皇听后,只对崔玄暐淡淡地说:“感激您的一片好意。”

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及永泰郡主的女婿、武承嗣之子、魏王武延基私下曾议论此事。张易之知道后又告诉给了武皇。武皇大怒,遂令太子李显处罚,李显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大义灭亲。九月初三,逼令三人自缢,事情才算了结。

张昌宗恐武皇晏驾后遭到宰相魏元忠的杀害,遂在武皇面诬陷魏元忠和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谋反,武皇闻之大怒,令将二人逮捕入狱。最终,魏元忠被贬,高戬、张说被流放,太子仆崔贞慎遭到拘审。二十七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主持左、右羽林卫大将军事务。

长安二年(702)八月二十三日,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皇拒绝,二十七日,他们又一次上表请求封王之事,武皇便赐张昌宗邺国公。九月十六日,武皇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职。十七日,武皇又命相王李旦为并州道元帅、武三思、武攸宜及魏元忠为副职。

长安三年(703)六月十九日,武皇任命相王李旦为雍州牧。十月初八,武皇一行离开西京长安,二十七日抵达神都洛阳。

长安四年(704)七月三十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检举张易之等人罪行,武皇令将张易之等人交给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审讯。八月初一,武皇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刺史。初七,又任命唐休璟兼任幽、营二州都督及安东都护。唐休璟在赴任前密语太子:“现在二张凭借恩宠不尽本分,日后必将作乱,殿下应多加防范。”九月,夏官尚书姚元崇在赴灵武道安抚 任之前,武皇让他推荐能够胜任宰相职务的人选,姚元崇说:“张柬之厚实稳重,多有智谋,尤其对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是非常合适的宰相人选,可惜年纪大了,敬请陛下赶紧启用他。”数日后,狄仁傑再向武皇举荐张柬之可为宰相,而不是司马。十月二十二日,武皇任命年且八十的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二月,身居长生殿的武则天身染重病,由其面首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侍疾。太子和宰相很难见到武皇的面。洛阳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借武皇病重之机把持朝政。身为宰相的张柬之认为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加快部署政变工作。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将军今天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李多祚流着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张柬之又说:“现在,大帝的两个儿子受到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的威胁,难道将军没有考虑过报答大帝所赐予的恩德吗!”李多祚回答说:“只要是利于国家的事,我一切听从您的安排,从不顾及个人生死安危!”当张柬之将左、右羽林军的指挥权分别交给桓彦范和敬晖时,却引起了张易之的怀疑。于是,张柬之又将右羽林军交给他们的党羽武攸宜。张易之这才放心。不久,姚元崇也从甘肃灵武回朝,桓彦范将策划好的方案事先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先为国家着想,你这是对的!”随后,桓彦范和敬晖一同前往洛阳宫北门拜见太子,并如实禀告此次政变的计划,取得了太子的支持。正月二十二日,相王李旦率领相王府司马袁恕己、洛州(今河南洛阳市)长史薛季昶等诸卫占据了主要交通要道及重要政府暑衙,袁恕己派兵包围了政事堂,逮捕了值日宰相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及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军五百人直趋 ,此时,殿中监田归道正好统领千骑兵把守 ,敬晖强行调集他的兵力,因他事先并不知道诛杀张易之等人的政变计划,结果遭到田归道的拒绝。张柬之派李多祚、右散骑侍郎李湛以及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前往东宫迎接太子李显。太子怀疑有诈,没敢出来。驸马王同皎上前一步,说:“先帝传位于殿下,殿下却被无故幽禁,天下百姓无不愤慨。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人心向善,立志除奸,匡复李唐社稷,祈望殿下能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将士朝臣的愿望。”太子说:“母皇圣体欠安,还请诸位日后再做打算。”李湛说:“诸位为了国家安危,殿下为什么非得要他们面临灾祸呢?请殿下亲自去劝阻前来勤王救难的将士门好了。”太子听后,同意出来。此时,王同皎立即将太子抱上马,并陪同太子来到玄武门,然后斩关入城。此时,武皇就在长生殿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先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于殿庑之下,然后拥入长生殿,武皇看这阵势,大惊失色。忙坐起来问道:“是何人作乱?”张柬之回答说:“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阴谋作乱,臣等已奉太子殿下之命将其斩首,事先考虑到怕走漏消息,所以没有禀告陛下,在宫禁之地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皇忽然看见了在人群中的太子李显,便对他说:“乱贼已被诛杀,你可以回东宫了!”桓彦范上前说:“群臣不敢忘怀太宗、高宗的恩德,希望陛下将帝位还给太子,以上顺天命,下从民心。”武皇忽然又在人群里发现了李义府的儿子李湛,于是就对他说:“你也是杀害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何必要这样?”李湛听后,无以言对。武皇又对崔玄暐说:“别人的官职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才授予的,唯有你才是朕亲手提拔起来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崔玄暐回答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报答陛下的对我的大恩大德。”接下来,张柬之命将张昌期、张同休及张昌仪等人逮捕,并在天津桥南将上述人犯连同张易之、张昌宗一道枭首示众。二十三日,绝望中的武则天被迫颁下制书,命由太子监国,大赦天下。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还给太子李显,二十五日,李显正式复位,史称中宗皇帝。中宗加自己的弟弟、相王李旦为镇国相王封号,授官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加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封号,此外,凡被发配或没入官府为奴的李唐宗室子孙,重新补进族册,封授相应的官爵。凡为人佣保,命州县搜访遗骨,以礼改葬,追封官爵,命子孙承袭。二十六日,武则天退居上阳宫,由李湛统领禁军看管。二十九日,中宗任命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暐为内史,袁恕己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为纳言,上述功臣皆赐爵为郡公。赐爵李多祚为辽东郡王,驸马都尉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赐爵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赐爵赵国公。,

长安四年(704)七月三十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检举张易之等人罪行,武皇令将张易之等人交给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审讯。八月初一,武皇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刺史。初七,又任命唐休璟兼任幽、营二州都督及安东都护。唐休璟在赴任前密语太子:“现在二张凭借恩宠不尽本分,日后必将作乱,殿下应多加防范。”九月,夏官尚书姚元崇在赴灵武道安抚任之前,武皇让他推荐能够胜任宰相职务的人选,姚元崇说:“张柬之厚实稳重,多有智谋,尤其对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是非常合适的宰相人选,可惜年纪大了,敬请陛下赶紧启用他。”数日后,狄仁傑再向武皇举荐张柬之可为宰相,而不是司马。十月二十二日,武皇任命年且八十的张柬之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十二月,身居长生殿的武则天身染重病,由其面首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侍疾。太子和宰相很难见到武皇的面。洛阳城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借武皇病重之机把持朝政。身为宰相的张柬之认为政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加快部署政变工作。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将军今天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李多祚流着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张柬之又说:“现在,大帝的两个儿子受到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的威胁,难道将军没有考虑过报答大帝所赐予的恩德吗!”李多祚回答说:“只要是利于国家的事,我一切听从您的安排,从不顾及个人生死安危!”

当张柬之将左、右羽林军的指挥权分别交给桓彦范和敬晖时,却引起了张易之的怀疑。于是,张柬之又将右羽林军交给他们的党羽武攸宜。张易之这才放心。不久,姚元崇也从甘肃灵武回朝,桓彦范将策划好的方案事先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先为国家着想,你这是对的!”随后,桓彦范和敬晖一同前往洛阳宫北门拜见太子,并如实禀告此次政变的计划,取得了太子的支持。

正月二十二日,相王李旦率领相王府司马袁恕己、洛州(今河南洛阳市)长史薛季昶等诸卫占据了主要交通要道及重要政府暑衙,袁恕己派兵包围了政事堂,逮捕了值日宰相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张柬之与崔玄暐、桓彦范及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军五百人直趋,此时,殿中监田归道正好统领千骑兵把守,敬晖强行调集他的兵力,因他事先并不知道诛杀张易之等人的政变计划,结果遭到田归道的拒绝。

张柬之派李多祚、右散骑侍郎李湛以及内直郎、驸马都尉王同皎前往东宫迎接太子李显。太子怀疑有诈,没敢出来。驸马王同皎上前一步,说:“先帝传位于殿下,殿下却被无故幽禁,天下百姓无不愤慨。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人心向善,立志除奸,匡复李唐社稷,祈望殿下能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将士朝臣的愿望。”太子说:“母皇圣体欠安,还请诸位日后再做打算。”李湛说:“诸位为了国家安危,殿下为什么非得要他们面临灾祸呢?请殿下亲自去劝阻前来勤王救难的将士门好了。”太子听后,同意出来。此时,王同皎立即将太子抱上马,并陪同太子来到玄武门,然后斩关入城。

此时,武皇就在长生殿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先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于殿庑之下,然后拥入长生殿,武皇看这阵势,大惊失色。忙坐起来问道:“是何人作乱?”张柬之回答说:“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阴谋作乱,臣等已奉太子殿下之命将其斩首,事先考虑到怕走漏消息,所以没有禀告陛下,在宫禁之地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皇忽然看见了在人群中的太子李显,便对他说:“乱贼已被诛杀,你可以回东宫了!”桓彦范上前说:“群臣不敢忘怀太宗、高宗的恩德,希望陛下将帝位还给太子,以上顺天命,下从民心。”武皇忽然又在人群里发现了李义府的儿子李湛,于是就对他说:“你也是杀害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待你们父子不薄,你何必要这样?”李湛听后,无以言对。武皇又对崔玄暐说:“别人的官职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才授予的,唯有你才是朕亲手提拔起来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崔玄暐回答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报答陛下的对我的大恩大德。”

接下来,张柬之命将张昌期、张同休及张昌仪等人逮捕,并在天津桥南将上述人犯连同张易之、张昌宗一道枭首示众。二十三日,绝望中的武则天被迫颁下制书,命由太子监国,大赦天下。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还给太子李显,二十五日,李显正式复位,史称中宗皇帝。中宗加自己的弟弟、相王李旦为镇国相王封号,授官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加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封号,此外,凡被发配或没入官府为奴的李唐宗室子孙,重新补进族册,封授相应的官爵。凡为人佣保,命州县搜访遗骨,以礼改葬,追封官爵,命子孙承袭。二十六日,武则天退居上阳宫,由李湛统领禁军看管。二十九日,中宗任命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暐为内史,袁恕己为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为纳言,上述功臣皆赐爵为郡公。赐爵李多祚为辽东郡王,驸马都尉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赐爵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赐爵赵国公。

二月初四,中宗下诏恢复大唐国号。中宗复位后,韦后干预朝政。诛杀二张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劝说张柬之趁机除掉武三思等人,以绝后患。而张柬之认为武氏势力已去,固不采纳。此时,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是中宗李显之女安乐公主的驸马,加之武三思又与亲家母韦后私通。十六日,中宗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三月二十六日,中宗任命张柬之为中书令。五月初七,中宗又将张柬之等人以及武三思等十六人作为国家的功臣,赐于铁券,并规定这些人如果所犯不是谋逆之罪,每人都可宽恕十次死罪。权势渐盛的武三思最记恨张柬之逼其姑母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是武三思便向中宗献计陷害张柬之等人,中宗大喜。五月十六日,中宗封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王,桓彦范为扶阳(今安徽巢湖)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为南阳(近河南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暐为博陵(今河北定州)王,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每月只准他们初一、十五进京朝见。神龙二年(706)三月,中宗又贬敬晖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刺史,贬崔玄暐为均州(今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刺史,贬桓彦范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刺史,贬袁恕己为郢州(今河北钟祥、京山)刺史。五月十八日,当刚将则天皇后的灵柩在梁山乾陵安葬完毕,武三思就迫不及待地指使郑愔诬告五人谋反。六月初六,中宗再贬敬晖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马,贬韦彦范(赐姓韦)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司马,贬张柬之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司马,贬袁恕己为窦州(今广东信宜市西南)司马,贬崔玄暐为白州(今广西博白县)司马,一律为员外官,还得长期留在任上。并削夺了他们的勋爵。七月三十日,武三思又派人分条陈说韦皇后的风流艳事,并将这些字条贴在洛阳的天津桥上,请求废除韦后。中宗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追查。李承嘉上奏:“这些字条都是敬晖、张柬之、桓彦范(还姓桓)、袁恕己和崔玄暐派人书写和张贴的,请陛下将其五人灭族。”武三思又指使儿媳安乐公主对这五人进行诬陷。大理丞李朝隐上奏说:“案子还没有经过详细审问,不能急于将其灭族。”中宗考虑到曾赐与张柬之他们铁券,承诺不处他们死刑。于是,便流放敬晖于琼州(今海南琼山),桓彦范于瀼州(今广西上思西南),张柬之于泷州(今广东罗定市东南),袁恕己于环州(今广西环江县西北),崔玄暐于古州(今四川理县)。五人子弟中,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的皆流放岭外。并提升御史大夫李承嘉为金紫光禄大夫[4]、襄武郡公。又赐彩物五百段,瑞锦被一床。将大理丞李朝隐贬为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令。后来,武三思又暗示太子李重俊上表,诛其张柬之等五人三族,中宗没有同意。郁闷中的张柬之和崔玄暐已于贬地相继去世。中书舍人崔湜对武三思说:“如果敬晖等人再回朝中,将会成为祸患,你不如派人伪造皇帝的命令将其全部杀掉。”武三思听后同意。于是,崔湜就推荐了自己的表兄周利贞。神龙初,身为侍御史的周利贞曾被张柬之等人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峨眉、夹江等地)司马,因此,他对张柬之等人恨之入骨。周利贞时被武三思召为刑官,以右台侍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岭外,在贵州,命人将桓彦范捆绑在竹筏子上拖行,直至血肉模糊露出骨头时,再行杖杀。将敬晖剐而杀之。逼袁恕己饮野葛汁,袁恕己饮至数升而不死,毒性发作,袁恕己难受得用手扒土,手上的指甲几乎被磨光,最后再以乱棍打死。周利贞回朝后,被提升为御史中丞。睿宗景云元年(710)七月,追赠张柬之中书令,封汉阳(今甘肃礼县一带)郡公,谥曰“文贞”,再授一子官职。建中初,再赠司徒。,

二月初四,中宗下诏恢复大唐国号。

中宗复位后,韦后干预朝政。诛杀二张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劝说张柬之趁机除掉武三思等人,以绝后患。而张柬之认为武氏势力已去,固不采纳。此时,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是中宗李显之女安乐公主的驸马,加之武三思又与亲家母韦后私通。十六日,中宗任命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三月二十六日,中宗任命张柬之为中书令。五月初七,中宗又将张柬之等人以及武三思等十六人作为国家的功臣,赐于铁券,并规定这些人如果所犯不是谋逆之罪,每人都可宽恕十次死罪。权势渐盛的武三思最记恨张柬之逼其姑母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是武三思便向中宗献计陷害张柬之等人,中宗大喜。五月十六日,中宗封侍中、齐公敬晖为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王,桓彦范为扶阳(今安徽巢湖)王,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为南阳(近河南南阳)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暐为博陵(今河北定州)王,同时免去他们的宰相职务。每月只准他们初一、十五进京朝见。

神龙二年(706)三月,中宗又贬敬晖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刺史,贬崔玄暐为均州(今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刺史,贬桓彦范为亳州(今安徽亳州市)刺史,贬袁恕己为郢州(今河北钟祥、京山)刺史。

五月十八日,当刚将则天皇后的灵柩在梁山乾陵安葬完毕,武三思就迫不及待地指使郑愔诬告五人谋反。

六月初六,中宗再贬敬晖为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马,贬韦彦范(赐姓韦)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市东南)司马,贬张柬之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司马,贬袁恕己为窦州(今广东信宜市西南)司马,贬崔玄暐为白州(今广西博白县)司马,一律为员外官,还得长期留在任上。并削夺了他们的勋爵。

七月三十日,武三思又派人分条陈说韦皇后的风流艳事,并将这些字条贴在洛阳的天津桥上,请求废除韦后。中宗大怒,命御史大夫李承嘉追查。李承嘉上奏:“这些字条都是敬晖、张柬之、桓彦范(还姓桓)、袁恕己和崔玄暐派人书写和张贴的,请陛下将其五人灭族。”武三思又指使儿媳安乐公主对这五人进行诬陷。大理丞李朝隐上奏说:“案子还没有经过详细审问,不能急于将其灭族。”中宗考虑到曾赐与张柬之他们铁券,承诺不处他们死刑。于是,便流放敬晖于琼州(今海南琼山),桓彦范于瀼州(今广西上思西南),张柬之于泷州(今广东罗定市东南),袁恕己于环州(今广西环江县西北),崔玄暐于古州(今四川理县)。五人子弟中,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的皆流放岭外。并提升御史大夫李承嘉为金紫光禄大夫[4]、襄武郡公。又赐彩物五百段,瑞锦被一床。将大理丞李朝隐贬为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令。后来,武三思又暗示太子李重俊上表,诛其张柬之等五人三族,中宗没有同意。

郁闷中的张柬之和崔玄暐已于贬地相继去世。中书舍人崔湜对武三思说:“如果敬晖等人再回朝中,将会成为祸患,你不如派人伪造皇帝的命令将其全部杀掉。”武三思听后同意。于是,崔湜就推荐了自己的表兄周利贞。

神龙初,身为侍御史的周利贞曾被张柬之等人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峨眉、夹江等地)司马,因此,他对张柬之等人恨之入骨。周利贞时被武三思召为刑官,以右台侍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岭外,在贵州,命人将桓彦范捆绑在竹筏子上拖行,直至血肉模糊露出骨头时,再行杖杀。将敬晖剐而杀之。逼袁恕己饮野葛汁,袁恕己饮至数升而不死,毒性发作,袁恕己难受得用手扒土,手上的指甲几乎被磨光,最后再以乱棍打死。周利贞回朝后,被提升为御史中丞。

睿宗景云元年(710)七月,追赠张柬之中书令,封汉阳(今甘肃礼县一带)郡公,谥曰“文贞”,再授一子官职。建中初,再赠司徒。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么死的张柬之的简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867b33c60c9ad29300ee7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