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军事制度介绍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11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秦汉时期军事制度介绍的相关内容:秦汉时期军事制度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因为出现了秦皇汉武这样的军事统帅,也因为全面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军事制度。这一时期朝廷掌握着军事领导权,这

秦汉时期军事制度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不仅因为出现了秦皇汉武这样的军事统帅,也因为全面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军事制度。
这一时期朝廷掌握着军事领导权,这在指挥、训练及后勤保障诸方面都有鲜明体现。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奠定了我国封建军事制度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首创皇帝制,确立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执掌着全国最高的军事权力。全国各地军队的调发,将帅兵权的授予,都必须以皇帝的虎符为信物。任何军队的调发,必须由皇帝所遣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
传世的秦代 新郪虎符 ,是秦始皇在建国前颁发给驻守新郪的将领的兵符,证明秦国军队从战国时就由国君直接控制。虎符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 ,意思是虎符分为两半,一半留在皇帝手里,一半发给新郪这个地方的官吏或统兵将帅。
除虎符之外,皇帝下达军令必须盖上由他专用的玺;一般远程的军事行动,必须持军令作为通行证。
秦代由皇帝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是与郡县制的行政体制相适应的。秦代已经建立了郡县制,并在郡、县、乡均有专职主管军政的职官。各郡都设郡尉一职以掌管军政,负责朝廷规定的兵员的征集、调遣和武器装备的制造、保管以及地方治安等项。各县设县尉,掌管一县军政。县以下的乡也设游徼主管军政、治安。
郡县都没有此前的诸侯国那样的军队和军权,军权是高度集中于朝廷之手,地方只负责管理军政事宜。这样就保证了以皇帝为主宰的朝廷集权的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它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延续达2000年之久。
秦统一以后战争减少,但国家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并未放松。国家法令规定,各郡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训练不同的兵种。
大体上巴郡、蜀郡、颍川等地多材官,上郡、北地、陇西等地多骑士,江淮以南多楼船士。一旦有战事,国家按需要征调不同地区部队。平原作战征调车兵、骑兵,山地作战征步兵,南方水域作战则调水军。如此军训及征调方式,体现出全国统一后的又一军制特点。
秦代的军事后勤保障制度也很完善。当时秦军队的武器、铠甲、粮食、马匹,均由国家统一提供,国家设有专门的武库。
秦始皇十分重视军粮问题,他鼓励农民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然后向人民征收相当数量的租赋。这些赋税除了用来满足统治者的挥霍外,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秦代在京城和荥阳建有粮仓,贮备了大批粮食,战时有专官负责补给、调拨。
此外,由于骑兵在秦代已大量使用,马政成为国之大政。秦代制订了《厩苑律》等法令,对马匹的放牧、调教、管理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汉承秦制,皇帝仍是最高军事统帅,皇帝通过其直接操纵的两大朝廷军事领导机构,控制全军。这两大机构,一个是由郎中令、卫尉、中尉等组成的朝廷警卫部队领导机构,再一个是由太尉、将军、将、尉等组成的全军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构。
朝廷警卫部队领导机构大致可分为宫廷警卫与京城警卫。宫廷内警卫称为南军,主要由郎中令负责,属官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汉武帝时,南军由卫尉统领,负责守卫宫殿。卫尉属官有如公车司马令、卫士令等。
警卫京城的称北军,系京师精锐,无事自屯其所,有警应诏救急,因驻于未央宫以北,与宫中南军位置相对,故名。北军主要由中尉负责,汉武帝时更名为执金吾。执金吾除了担任宫殿之外、京城之内的日常警备,在皇帝出行时还要充任护卫及仪仗队。执金吾的属官有如中垒、寺互、武库、都船等军职。
为了有效地控制全军,皇帝在朝廷设置了以太尉为首,包括将军、将、尉等职的军事领导机构。
太尉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但实际只负军事行政责任,并无发兵、领兵之权。调兵权完全操于皇帝之手,如无皇帝的符节,虽官为太尉也不得领兵、发兵。
将军的称号先秦已有,约在汉代才定为官名,而且有大将军与列将军之分。皇帝的近卫武官称将军,近卫武官之长则是大将军。
因其近卫皇帝左右,多为亲信,故能得委任领录尚书事,居宫中参与政事,逐渐成为朝官的重要角色。西汉大将军之位,基本上可与三公地位相当。
与大将军地位相仿的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稍次有卫将军,如遇有边事,还备齐前后左右四将军。
比将军地位略低的军官是将,或称别将。再往下则属中级武官,有校尉、都尉。一般说校尉在都尉之上。他们战时带兵出征,平时与大将军同居朝中,为皇帝直接控制。
汉代军队的各级指挥员不仅在战时领兵作战,更要在平时负责军事训练。按西汉军制规定,未经训练或技术不娴熟的士卒不能应召。同时,军事训练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军种而有所不同。
骑兵的训练重在骑射,骑兵的校尉必须是善骑射的好手,称为骑将。楚汉战争中,刘邦为加紧训练骑兵,曾拜出身于秦军骑士的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汉武帝也曾用匈奴降兵降将训练汉军骑兵。
材官的训练以发矢张弩为主。《汉律》中的蹶张士,即材宫中的力健者,能以足踏强弩而张开,故名蹶张。由于弓弩是汉代重要兵器,它既可较远距离射杀敌人,又能避免自身的伤亡。所以使用弓弩的训练,对各军兵种几乎都是重要训练科目。
楼船舟师不但训练行船,也习战射。边防戍卒要熟练掌握烽火技术。除专科训练外,西汉军中还有蹴鞠、角抵、手搏等基础训练。蹴鞠就是踢球,即古代足球,本是一种民间娱乐,至西汉发展为军事训练项目。汉军普遍以蹴鞠练兵提高士兵素质。
当时宫苑内的 鞠城 和 三辅离宫 蹴鞠地,就是南、北军练习和比赛蹴鞠的场地。此外,角抵、手搏等民间武术、技巧,也已成为军训内容。
军事训练成效如何,必须经过检阅,所以西汉朝廷、地方两级军事领导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军队校阅进行考核。
军队检阅分京师、郡国两级,每年一次,通常安排在秋季。京师阅兵仪式庄重,军阵壮观。京师的禁卫军还有自己的检阅活动,比如霍光父子掌南军时就曾多次检阅羽林。
与京师一样,各郡国车骑材官卒、舟师水军、边防戍卒每年秋季也都要进行大检阅,被称为 都试 。都试时,太守、都尉、令、长、相、丞、尉都要参加,目的是经过考试论定士卒优劣。都试内容以射为主,加试骑乘、刀矛等技术。
都试中还往往用近乎实战的狩猎形式搞军事演习,以考察士卒的技术程度和武器装备。
东汉军制有了很大变化。东汉初建时,刘秀接受了西汉末年政治动荡的历史教训,对朝廷行政机构进行调整,朝廷军事机构有些被裁减。此外还削弱一部分地方军。东汉政权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为了避免军权分散,以达到强化皇权的目的。
知识点滴
秦国在商鞅变法时,实行军爵制。就是把军功分为公士、上造、大夫、关内侯、彻侯等20等级,按军功授爵。凡因军功而获得爵位者,可以享受各种优惠的特权。
由于当时秦国实行以军功论赏的军爵制,官兵作战勇敢,此制成为秦统一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统一后由于战争减少,军爵制已经发生变化,赐爵不再局限于立军功,而是扩大到了修驰道等有贡献者。这种变化表明,和平时期已没必要再像过去那样格外强调以军功赐爵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秦汉时期军事制度介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4af59b4f098c5d6810c681a.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