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逼刘基倚柱吞金是怎么回事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朱元璋逼刘基倚柱吞金是怎么回事的相关内容:大凡政治斗争失败者之死,曾有被对手所害致死的传说或记载。如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尽,是因楚怀王听信馋言,对其疏远、驱逐、流放所致的;宋朝民族英雄岳飞之死,是被当朝宰相秦桧所害。至于明朝开国元勋刘
大凡政治斗争失败者之死,曾有被对手所害致死的传说或记载。如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而尽,是因楚怀王听信馋言,对其疏远、驱逐、流放所致的;宋朝民族英雄岳飞之死,是被当朝宰相秦桧所害。至于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之死,民间有不同的传说,史书有异于民间传说的记载:或吞金而死;或被胡帷庸施毒害死。然而,我认为刘基是年老病死,属正常性的死亡,并非由某人所害致死。现将有关民间传说及史书记载的内容予以分析,谈点个人的看法。一、靠中柱吞金死民间广为流传着刘基吞金而死的故事。明朝建立后,一天,刘基陪同朱元璋的小千岁到郊外游玩,看见一群猪仔子。小千岁问刘基道:“先生,那些是什么东西?”刘基说:“那些是小猪。”“小猪有什么用的?”小千岁追问。“小猪养大就要杀的。”刘基随口答道。回来后,朱元璋问小千岁,“今天你和先生一起到郊外游玩,有无看到新奇的东西?”小千岁将看到小猪一事告诉父王。因“猪”与“朱”是个同音字,朱元璋听后便产生疑虑,认为刘基怀有杀害他儿子的阴谋,欲立即除掉刘基。这事竟被马娘娘(马秀英)知道了,即派太监向刘基送去一盆红枣、一盆蜜桃、一盆花生。刘基看到这三盆果品,连起来看是“枣桃生”,就回忆起与小千岁讲的话,预料已招来杀身之祸。
他想马娘娘向他送这三盆果品,是暗示他“早逃生”。就当夜离开京城,往家乡而逃。逃到青田,此时,瓯江正是落潮时刻。待刘基一上船,潮水突然上涨,船儿飞速而行,很快到达岭根埠头。当刘基离船上岸,潮水急速而退,江面一片平静。这时,天已黄昏,乌云密布。岭根到刘基故里南田武阳,要攀越一条十余里长的陡峭的峻岭,然后还要走十多里的崎岖山路。为了逃命,刘基只得趁夜兼程而行。天越来越黑,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正当刘基看不清山路,寸步难行之时,竟有一盏大灯笼似的灯,出现在上空,伴随着刘基平安回到老家——武阳。回到家里,刘基靠着中柱吞金而死。次日,朱元璋所派的兵将已追到武阳,将刘基的头砍下,呈交朱元璋,并将刘基靠中柱吞金死的情况禀告朱元璋。朱元璋后悔不已,后赐金银头各一个与刘基殉葬。刘基的子女为了金银头不被人发现盗走,就做了三十六口棺材,造了三十六座坟墓。故刘基有三十六座坟墓之传说。这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史书无记载。编这故事的意图很清楚,一是痛斥朱元璋是个过河拆桥的奸雄、暴君,刘基为他开创帝业立下不朽之功勋,当他坐定天下后,反而要杀害功臣。二是歌颂马秀英是个内贤助,她明辨忠奸,爱憎分明,当刘基面临杀身之祸时,她能及时暗示刘基早离京城。这一点对南田刘基的后裔影响极深,二00三年,刘基后裔捐资,在南田特地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马娘娘殿”。
三是歌颂刘基的才智过人,在危难之时,能神机妙算,当机立断。四是说明吉人自有天相助。其实,这不仅不符合客观事实,反而有损于刘基的形象。刘基是个“愚不可欺、弱不可凌、刚不可屈、媚不可随”,(刘基《官箴上》)“急难,勇气奋发”(《明史·刘基传》)的刚强者,怎么会贪生怕死而逃呢?所以,这只不过是传说而已,万万不可轻信。二、看书中毒死这也是一种民间传说。在打天下阶段,刘基与胡惟庸就有很大的矛盾,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欲任胡惟庸为宰相,刘基极力反对说:“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明史·刘基传》)胡惟庸对刘基怀恨在心,欲找机会谋害刘基。他知道刘基看书时习惯用手指沾口涎翻书,所以他暗地把毒药撒在书上。后来,刘基竟在翻书时中毒而死。这种传说旨在揭露胡惟庸的险恶狠毒之心。其实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因刘基无书不览,胡惟庸不可能在所有的书籍上都撒上毒药。即使在众多的书上撒毒药,那么中毒的何止是bxl近况刘基一人呢?所以这种传说也是无根据的,不可信。三、胡惟庸使太医投药毒死这是在史书中有所载的。《明史·刘基传》曰:“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明史》这则资料可能是从黄伯生《故诚意伯刘公行状》中来的。《行状》云:“先是,杨宪败后,汪广洋为丞相,未几而贬广东,乃相惟庸。公(刘基)乃大戚,尝谓人曰:‘使吾言不验,苍生之福也。言而验者,其如苍生何?’,遂忧愤而疾愈增。洪武八年正月,胡丞相以医来视疾,饮其药二服,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公遂白于帝,帝亦未之省也。自是疾遂笃。三月,帝以公久不出,遣使问之,知其不能起也,特制为文一通,遣使驰驿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这是一则最早、最可靠的史料,它写于洪武癸亥孟春,刘基是死于洪武乙卯四月十六,距刘基死后仅八年时间。黄伯生是刘基的同事,伯生说:“伯生辱在同郡,预诸生列,与公子琏、仲璟相知最深。”(《行状》。琏,刘基长子,仲璟,刘基次子)。伯生写这篇《行状》的背景、缘由是:“今公薨而琏殁,仲璟与琏子请录公遗事,因揖平昔所闻大略为行状。”(《行状》)这一权威性的史实,已无可辩驳地认定,刘基是被胡惟庸指使太医投药毒死的。胡惟庸是个十恶不可赦的杀害刘基的刽子手。虽然史实如此记载,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任何时代的史官、作家,都有其阶级的局限性,既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所以在记人叙事时必有褒贬、扬抑的感情。所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评判,决不能带着任何条条框框,人云亦云。我认为刘基被胡惟庸指使太医投毒致死,不完全可信。
首先,刘基被胡惟庸指使太医投毒致死,不是黄伯生亲眼所见,而是“平昔所闻”(《行状》)。《明史》是说“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这只不过是听说或后人说而已。不是经过法医鉴定的,既无人证又无物证。其次,太医是谁、投的是何药物,而使“有物积腹中如拳石”,没有记载。对此,我曾问过一些老医师,哪些药物吃了会使人腹中结石,他们都讲不出。《本草纲目》亦无记载。所以不能肯定“有物积腹中如拳石”是喝了太医的药而引起的。再次,刘基是个先知先觉、才智过人的人,他能知前三百年、后五百年的预言家。他与胡惟庸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和解的,那么在病危时,对胡惟庸派来的太医必有戒备之心,再说他对药学也是颇有研究的,怎么可能轻易服有仇之人的药呢?另外,六十三岁的刘基已是衰颓之身,根据史料看来他原来已有病,那时因“胡惟庸为左丞掌省事,因挟旧忿,欲构陷公,乃使刑部尚书吴云诛老吏讦公,乃谋以公欲求淡洋为基地、民弗与,则建立司之策”,“公入朝,惟引咎自责而已”,“遂忧愤而旧疾愈增。”(《行状》)。年迈之人,生病是很正常的,由于遭受构陷,心情忧闷,所以至洪武八年正月“旧疾愈增”,以致恶化,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刘基并非毒死,而是年老病死,属正常性之死。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朱元璋逼刘基倚柱吞金是怎么回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39bdadefdfa4abc207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