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36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的相关内容:多年以后,刘禅站在邓艾的大军面前,准会想起那个好人父亲留给他遗诏的遥远的下午。当年在白帝城永安宫内,刘备已经衰弱到无法执笔,只好口授一份遗诏。刘备的脑子里有无数的话想说,但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

  多年以后,刘禅站在邓艾的大军面前,准会想起那个好人父亲留给他遗诏的遥远的下午。

  当年在白帝城永安宫内,刘备已经衰弱到无法执笔,只好口授一份遗诏。刘备的脑子里有无数的话想说,但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儿子刘禅。

  就像所有的父亲一样,刘备很想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一次传授给儿子,让他可以完全领悟,从而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这一片基业,稳稳当当地当个帝二代。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的经历太丰富了。他什么仗都打过,什么势力都混过,什么地方都去过,戎马一生,颠沛流离,完全可以写一本叫《我的奋斗》的成功学传记……而在当时,要他在短短的时间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刘备的脑子飞快地转了一下,决定只说一条人生箴言—这条箴言,应该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领悟,是支撑他从涿县(今河北涿州)一步步走到益州(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的关键因素。

  他思索了一下,缓缓开口,说了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谁也没想到,一代枭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卡耐基,说出这么两句心灵鸡汤一样的话,嘱咐儿子一定要做一个好人。

  这是刘备对刘禅的临终赠言,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盖棺论定。他这一辈子若不是靠着这一句话,绝不可能走得这么远。

  刘备闭上眼睛,思绪飘到了这几十年的种种片断中去……

  “我,要做一个好人。”

  他年轻时,可不是这么想的。那时,刘备的理想是:“将来我要坐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皇上专用的,这个志向既反动又远大。

  不过刘备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巨万的身家。在曹操、袁绍这些富二代、官二代到处当游侠飙车时,刘备只能靠织草席、编草鞋为生,在那个情怀还不能换钱的时代,他别说建功立业,连书都读不起。

  这时候,刘备生命中的第一位好人出现了。他一个同宗的叔父替他交了学费,让他与自己儿子有了同等待遇。这个善举让刘备结识了公孙瓒等一批名士,他也因此终于摸到一丝击破职场冷冰的可能。

  说不定就是这一次契机让刘备意识到:我别的硬件条件竞争不过别人,但我可以试着做一个像叔父一样的好人。

  一个好人的标志,就是去做善事。无论善事有多小,总会慢慢影响到其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刘备的发展规划。

  他的原则很简单,三个字:“善下人。”具体怎么做,史书中没提,可能是事儿太小了,但效果斐然,他在各界赢得了广泛好评。他甚至因为人好还成功从中山豪商那里拉到了第一笔风投启动资金。然后刘备就像现在的很多热血青年们一样,开始创业了。

  创业期间,刘备对自己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若要把事业做大,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原则。

  他被任命为平原县(今属山东)县令期间,经常在城里溜达,他一屁股就坐到百姓的破席子上,跟他们乐呵呵地聊天,一点不嫌弃他们的席子不干净;他还跟那些百姓从一个饭盒里抓饭吃,根本不挑肥拣瘦。

  这些都是小事,小到不值一提。

  但这些不值一提的举动,却救了他一命。

  当时有个叫刘平的人,不知为什么特别厌恶刘备,觉得他特别不顺眼。于是刘平找了一个刺客,让他把刘备杀掉。

  刺客一听说目标是刘备,立刻大惊。刘备?那可是个大好人哪,平原城里谁不知道?这样一位善长仁翁,怎么能把他杀了呢?于是刺客主动跑到刘备那去,往刘备手里塞了一张好人卡,羞涩地低头跑掉了。

  史书写到这时,感慨了一句:“其得人心如此。”

  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力量,它甚至能影响到敌对阵营的刺客,让他主动放弃行动,也变成一个好人。

  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刘备起起伏伏,颠沛流离,也干了不少矬事,可“善小”这门功课却从来没耽搁过。

  时有传言:“刘备逃亡一千里,好事做了一马车。”无论他如何狼狈,大家对他的态度都不错,从袁绍到曹操,从刘表到孙权,都给刘备发过好人卡。而且,刘备身边总有一群忠诚的伙伴,无论时局如何艰难,他们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刘备在三国这个大舞台上虽然始终摇摇欲坠,却从来没彻底跌倒过。他仿佛自带了一个“汉末好人”的光环,任何接近这个光环的人,都会被他同化、感化。

  “我什么都没有,能依靠的只有人品。”刘备每次逃亡前,大概都在盥洗室里对着镜子如此呐喊。

  在刘备寓居荆州之时,史书上没怎么提他的作为,想必也是一堆不起眼的小善事—当曹操南下时,刘备要跑路,许多荆州士民都要求跟随他,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地跟着他一起跑。这是群众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是刘备头顶上好人光环的威力所在……

  他这一生像放电影一样,当年的一幕幕情景不断在刘备眼前浮现。想着想着,刘备的思绪飘回到了永安宫中,他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苦心,刘禅能不能听懂。他转动脖子,看了一眼刘禅,没过多久,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刘禅永远忘不了老爸当时的眼神,那分明是在向自己诉说着:儿子,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去世后,刘禅始终谨遵老爸的教诲,朝着当好人的人生道路前进:对于辅佐了自己11年却始终不给自己放权的诸葛亮,刘禅一直容忍、尊重,甚至在终于得到诸葛亮的死讯后,他也没有长吁一口气,而是哭倒在地,悲痛欲绝;得知造反派魏延死后,刘禅也给棺椁葬之,堪称有情有义;在位40年,刘禅虽有生杀予夺之权,却没有杀过一个大臣……

  刘禅当了那么多年好人,如今面对邓艾打到城下的浩荡大军时,他就更要当得义无反顾了。他本可以拿蜀中百姓的性命逞英雄,然而,他宁愿亡国,也不要百姓遭殃。这种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好皇帝,即使在他的带领下亡国了,百姓又怎么忍心责怪他?

  面对保国还是保民的残忍选择题时,身为蜀汉后主,刘禅想必是犹豫过的。不过,想起老爸当时的眼神与叮嘱“一定要做一个好人”,刘禅的心里便有了答案。这个答案虽受后人争议,刘禅内心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这样做,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老爸,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刘备死前留下一句话,促使刘禅最后关头选择亡国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4ae601de8339e43605242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