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809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启功书法特点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启功书法特点是什么是我国当代上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鉴定家和国学大师。启功于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他也是皇帝的第九代世孙。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过教授,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名誉会长。启功先生20

启功书法特点是什么

是我国当代上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鉴定家和国学大师。启功于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他也是皇帝的第九代世孙。曾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过教授,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名誉会长。启功先生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启功书法图

启功一生大部分时间专注书法创作,独创一种书法字体,起名启体。启功的启体书法独具一格,展现了启功在书法创作上的特色。启功书法特点鲜明,字体的重心不放在我们学习时用的传统米字格的中心位置,启功而是放在距离中心不远处的四角。

启功书法特点可以用清、正、刚、秀、和、天、润、雅这八个字来形容。启功书法特点之一清,就是字体清楚、干净、笔画清劲、结构清秀、章法明了、让人看着神清气爽。启功书法特点之二正,是指字体正确、字体端正、思路方正等。启功书法特点之三刚,是指笔画刚劲有力、刚柔并进、字体字形刚健。启功书法特点之四秀,是指字体秀丽、秀美、给人亭亭玉立的字美之感。启功书法特点之五和,是指字体粗细和谐美丽、笔画节奏和谐有序。启功书法特点之六天,是指字体天下唯一,这是独特的字体创作。启功书法特点之七润,是指字体匀称含蓄、温润如玉。启功书法特点之八雅,是指字体文雅、优雅、有品位、高雅。

启功书法特点是启功对书法创作的深厚修养从而得出的独特和别具一格的自我特色。

书法家启功的成就是什么

启功是多方面的大家,所以关于启功的成就,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分析。

启功先生照片

首先最应该说的启功的成就自然是在书法方面。启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字体方正有力,呈现隽逸感,他自创了“启体”,受到很多人的临摹。而且他也有许多关于对书法看法的书,都记载了他对书法的种种看法与研究。例如,他的论书绝句对书法进行就很深刻的论述,被很多人传看阅读,而且还对很多书法作品都产生影响。他对书法史也有所研究,他对于众多书法,他能够与时代相结合,能对众多书法做出提炼,选出与现在相适宜的书法。

然后启功的成就就是绘画方面。书画不分家,有书必定会有绘画。启功先生的画风十分严谨,在用色方面也很大胆,十分有色彩感,他最擅长的山水竹石。这应该和他平淡的性格有关系,是他性格的一种体现。

最后启功的成就就是教育方面。或许有人觉得这不能作为他的成就,但是就我看来,他从教六十多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也是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一大成就。而且这些人中有很多的高手,例如,他的弟子张世忠、贾鸿声等人,他们在启功先生的教导下,都成为了书法界的高手,为中国书法史又添了彩色的一笔。

其实启功先生的成就何止这些,他涉及的领域甚广,要将其说完恐怕还要很久。例如他在学术方面也颇有成就,他对文学很有研究,也精通书画的鉴定,这些也是他的成就所在。

书法家启功四大弟子是谁

启功四大弟子是谁,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蛮有争议的。因为启功先生就没有对外说过,自己有弟子。但是通过多方查询,可以说有那么几个人,确实可以算是他的弟子。

启功先生照

有人说,启功从来没有对外宣称过自己有弟子,所以他就没有什么弟子,如果非得说谁是他的弟子,所有学习“启体”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其实学习“启体”的人不能算是启功先生真正的弟子,他们只是在临摹启功先生的字体而已。而弟子应该是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不仅仅是学习他的字体,还要受过他的指点与教授。根据这个标准,有四个人是可以称得上为启功先生的弟子的。

启功四大弟子是谁呢,首先是一位名叫贾鸿声的先生。他居于启功先生四个弟子之首,他六岁开始学习书法,比较擅长楷书。他在启功先生对他的影响的基础上,又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所以他的作品每一幅都可以做到在字体和章法上有所不同,每一幅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然后是一位名叫张世忠的先生。他从小就很喜欢书法,所以小时候就得到了启功先生的指点,并且还跟着启功先生学习了一段时间。他临摹了多种字体,最主要的还是行书。他也受过多名书法大家的指点,由于功底比较稳,所以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其作品有“高山坠石”的特点。

另外一位是丁广茂先生,他也同样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书法,主要的方向是行书,他虽然从事飞行工作,但还是努力学习书法,而且受到启功先生的指点。还有一位是赵仁珪,虽然他与书法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但是他在大学的硕士导师就是启功先生。所以也算是启功先生的弟子之一。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启功书法特点是什么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7661a793677db40a07f3e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