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后,幸存的日军疯狂自相残杀,反复三次都没死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36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战败后,幸存的日军疯狂自相残杀,反复三次都没死绝的相关内容:一九三九年,穷途末路的日军做最后的疯狂,他们不仅一次次挑起了令世界震撼的战役,而且叫嚣着北进政策、南进政策打算侵吞全世界。日本和俄国在二十世纪一开头,就为中国的领土打得焦头烂额,最终日本胜利了,建立伪

一九三九年,穷途末路的日军做最后的疯狂,他们不仅一次次挑起了令世界震撼的战役,而且叫嚣着北进政策、南进政策打算侵吞全世界。

日本和俄国在二十世纪一开头,就为中国的领土打得焦头烂额,最终日本胜利了,建立伪满洲国,一向强悍的俄国反而怂了。

后来日本一直在苏联边界找事,试探对方的实力。日本关东军从诺门坎开始,就为侵略远东做准备,此时它的野心已经膨胀到神都无法阻止的地步。

因为日本向蒙古推进,损害的苏联利益,双方一场恶斗势在必行。日本代表伪满洲国参战,结果打了四次,败了四次,几次失败后日军军心崩溃,竟然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日军的武器不算精良,跟西方国家的武器有很大差距,如果日军跟俄军硬拼,其实没多少胜算,日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有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搞细菌战,其实就是玩阴的。

可笑的是日本自己在河里投毒,他们认为俄军必定经过这条河,但为了怕消息传开,他们连自己人也没告诉,只有几个将领知道,其他小头目接到的只是模糊的命令。

结果日军渴了,都到这个河里喝水,日军纷纷死亡,损失很大,但敌军毫发无损。苏军真的很懵,不知道是什么状况,眼巴巴的看着日军抽搐而死,自己一颗子弹没费,就打赢了。

日本人继续派兵,这一次他们下了血本,出动了重炮部队,虽然他们的坦克质量没有苏军好,而且各兵种之间配合度也不好,但他们是有自杀式的狂热的。

日军的步兵先发起进攻,本来约好了让炮兵火力支援,结果炮兵没准备好,迟迟不见身影,后来步兵等不了了,扑上去跟苏军抱在一起,炮军终于准备好了,二话不说开始开炮

日军的表现越来越差,航空部队临时调到战场上,日军的后勤跟不上,空军就在一块荒地等待后勤补给,日军后勤部队没有炮火掩护,硬着头皮运输,特别害怕苏联的坦克或者飞机。而等待在荒地上的日军仰着头默默看着天空,当他们看见天空中十多架涂着膏药旗的战机飞来,日军高兴地叫着吼着,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植物。下一秒日军遍地开花,全部被炸毁。

日军的运输车几乎全部被炸毁,幸存的日军一脸郁闷地站着,自家的飞机竟然误炸自家人,可怜的日军本来运输就少,卡车又都被炸毁了。

这些飞机根本没看清楚是自家的运输队,以为是苏联的战车群。

日本的兵损失很大,不得不从后线调集兵力,我们知道日伪军,我们通常叫他们汉奸队伍,伪军因为是对华作战,所以很受谴责,它不仅有伪满洲国队伍,还有日本人抓的壮丁,地方武装力量和地痞流氓,成分很复杂。

但这些人的指挥官都是日本人,配发枪支,跟日本军队一样训练,一样有编制。不管怎么说,日伪军毕竟有很多是中国人,而且还有一些无业游民,不太好管理,如果不是日本兵力不够,也不会抽调这些草包队伍上战场的。

日本这一次作战调集来的伪军质量不高,他们原本是让日伪军去送死,谁知道他们临阵倒戈,突然趁机复仇,将平时对他们又打又骂的教官都杀死,杀红眼后不分敌我一通乱杀。

苏军缴获战利品

日本的监军,指挥官都被杀死,好几个师团被打残,苏军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以为日本人受了刺激,自己人杀自己人。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这种看法,在诺门坎战役中,日军表现很差,被苏军完全打败,但实际上,随着一些史料的曝光,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

首先,苏联军队的数量对日军是压倒性的优势。

其次,日军的二十三军团不是老军团,而是新军团,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就匆忙上阵了,日军把他视为正在编组的军队,无法跟正规军相比。

战争刚结束,苏联就发布伤亡名单,说伤亡六千,日军伤亡五万,实际上这个名单是虚报的,苏联的伤亡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后来苏联资料被解密,才公布了新的数字。

一场战争后,大家都伤亡都有争议的,各国对这个数字也都有隐瞒,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所为的史料,要靠自己的头脑去分析。

关东军的数量却是有限,因为日军的战线拉得太长,他们驻守在一个地区的人数,肯定是没那么多的。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就会被对手钻了空子。

简单的说,日军野心太大,胃太小,容纳不了他们疯狂的作战计划,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日本的灭亡也是历史的必然,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在诺门坎战役中,日本由北上转为南下,彻底惹毛了美国人,是它灭亡前最后一场狂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战败后,幸存的日军疯狂自相残杀,反复三次都没死绝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921959e9540648f20bb20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