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绩远胜秦皇汉武,如今陵园倾颓只剩土堆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极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绩远胜秦皇汉武,如今陵园倾颓只剩土堆的相关内容:如果从实际功绩和对帝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行考量,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们大多名不副实,反倒是有一位真正配得上该称号的皇帝很容易被忽略。此人,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文帝杨坚。那么,隋文帝究竟有何德何能,配
如果从实际功绩和对帝国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行考量,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们大多名不副实,反倒是有一位真正配得上该称号的皇帝很容易被忽略。此人,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文帝杨坚。那么,隋文帝究竟有何德何能,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他死后葬在哪里?陵墓的保存状况如何?
杨坚生于数百年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在政治上则属于北朝末期最有势力的集团-关陇集团,其父杨忠则是西魏、北周名将,位列[八柱国]之中,是权臣宇文泰的铁杆心腹。杨坚不到三十岁便承袭其父的随国公爵位,并跟随周武帝一起灭掉北齐,因功拜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并与皇帝结成亲家,成了太子宇文赟的岳父。
宣帝宇文赟弥留之际,杨坚利用侍疾的机会,授意亲信郑译等人伪造遗诏,由此获得执掌朝政的权力。宣帝驾崩后,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专政,并大肆提拔亲信、铲除异己,在消灭所有对手后,终于在公元581年逼迫静帝宇文阐[禅位],创建隋朝,史称隋文帝。
杨坚称帝后,在灭亡南陈、统一中国的同时,还推行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包括:废除[九品中正制],开设科举,建立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在民间广泛征集书籍,延续传统文化;大力恢复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分化突厥、打击吐谷浑,缓解来自边疆的威胁,等等。
经过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全国人口总数由初年的3100万,攀升至4494万人(见《唐会要·卷八十四》)。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尤其是农业生产繁荣,粮食产量猛增。等到隋文帝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之丰富,竟然可供全国五六十年的正常支出。隋朝之富庶,由此可见一斑。后世史家对隋文帝的治理功绩赞不绝口,称颂这段时期为[开皇之治]。
隋文帝能在统一全国、开疆拓土的同时,还能取得经济发展、人口大幅增长的成就,其功业远超秦始皇、汉武帝,绝对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然而隋文帝功业甚伟,但在历史上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原因,莫过于隋朝国祚过于短促,而代之而起的李唐王朝为维护自己的正统性,便在编写史书时有意淡化、抹去隋文帝的功绩,后世受其影响,便不能公正地评价他。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在位时间长达23年的隋文帝驾崩于仁寿宫大宝殿,终年64岁,太子杨广随即登基,是为隋炀帝。杨广称帝后,为乃父上谥号为文皇帝,尊庙号为高祖。按照隋文帝临终前的遗言,等到他驾崩后,便与先于他去世的独孤皇后一起,合葬在泰陵。
泰陵原名太陵,在今陕西省杨陵区城西5公里处的五泉镇王上村境内,其东为杨陵火车站,南和张上村毗邻,隔渭河与终南山相望,地理位置相当不错。泰陵营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之后历代王朝疏于修缮,以致到后来毁损严重,并被荒草、树木掩盖起来,直到清朝时才被重新发现、修缮,并改名为泰陵。
泰陵仿效汉朝帝陵的规制建造,以封土为陵,整体形状呈覆斗形,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从残存的部分来看,依然规制宏大。现存的陵冢高27.4米,顶部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 38米。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现残存部分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总占地面积约为2.65万平方米。
古人讲究[事死如生]的原则,所以帝王陵墓的四周必须要营建城墙,一如宫城。从现存的遗址来看,泰陵的周围原来筑有夯土城垣,只是主体部分大多倾颓倒塌,只有北城还保留着一段残墙,长约130米,宽5.5米,最高处达1.2米,远不是当初的规格。在对垣墙部分的考古发掘中,在其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应当是阙楼和城门的残迹。
在泰陵东南塬下约两公里的陵角、陵东两村之间的坡地上,还残存着隋文帝祠庙的遗址,只是庙宇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座隋朝年间树立的石碑,高 2.9米,螭首圭额,碑文因磨损严重,模糊不可辨别。据考古人员推测,这座石碑极可能是隋代建造的祀庙碑,只是碑身布满伤痕、残片落地,保存现状令人堪忧。
纵观墓园的四周,其南边是猕猴桃园,北边、西边是大棚蔬菜基地,东边是农田。陵冢上原本有专为保护陵体栽植的树木,但因近年来疏于管理,已逐渐减少。总之,如今的泰陵陵园倾颓,只剩下一座荒凉、高大的土堆置身于农田、林地之间,不仅显得极为突兀,而且让人倍觉尴尬、唏嘘。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极易被忽略的千古一帝,功绩远胜秦皇汉武,如今陵园倾颓只剩土堆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d014c5290f1f5cb10a80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