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那些巧妙躲过皇帝屠刀的牛人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盘点历史上那些巧妙躲过皇帝屠刀的牛人的相关内容:皇帝爱拿功臣下刀,但也有不愿意挨的。因为臣子知道,眼前养活自己的人平时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会俨然成为一个恶狠狠的屠户。那么这功利与存身自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抽身隐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
皇帝爱拿功臣下刀,但也有不愿意挨的。因为臣子知道,眼前养活自己的人平时是慈眉善目的,但到了年底,就会俨然成为一个恶狠狠的屠户。那么这功利与存身自然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抽身隐退其实并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而更像一种人生的境界。所以,不要相信那共患难,同安乐的那张假面具!
——处世篇
说到功成身退,历史上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其中一个闪闪的名字——范蠡,就是一个成功隐退的人。他帮助越王勾践二十多年,最后在灭掉吴国以后居然递出辞职信。勾践拿着这封辞职信,怎么想也想不通,于是问他,“跟我这么多年,终于功成名就了,解决了后患之忧,该到与我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你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而范蠡只是表面搪拖,因为他心里想着,功成名就,能共患难但不能共荣华。荣华的背后其实就是断头台,不能看到表面的光鲜,更应看到背后的肮脏。但是,家人知道这样的消息,无不为他惋惜,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何又大好之时做出了逃难的决定?
其实范蠡这种想法,更像在经营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因为他懂得人生价值曲线,高位抛,低位进的道理。那么,他的人生又经历了一波三折,历史才肯善罢甘休地描写他的丰功伟绩。他觉得人贪念一生便很快招来横祸,于是急匆匆地逃到了齐国。更名改姓,从此他又当起了商人,很快就富甲一方。后来惊动了齐王,便想让他为相。后来范蠡又做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退回相印,散尽家财。家人不理解,范蠡回答说,如果只取不施,侍富不仁,那这种方式为什么不放弃呢?于是,范蠡又逃到了陶邑,完全不顾家人对自己的埋怨,而一天比一天快乐。家人说他别人都在思富求财,你却说没用。范蠡又和家人说,穷与富,其实完全在于自己的内心,只要用心,钱财一定会得到的。那么范蠡并没有辜负他说的那句话,他认为陶邑地势优越,四通八达,是一个经商的好地方。于是经过范蠡的巧妙经营,便很快成为了当地的首富,江湖人号——陶朱公。之后范蠡又散尽了家财,这让守财才者始终想不透的做法,却是人生的真谛。
范蠡三散家财,是他的人生真谛,也正是有这等的做法,才躲过了勾践的那把明晃晃大刀。因为就在范蠡不辞而别后,由于勾践日日享乐,让文种心情极度低落,后来经常挂个病号不上朝。但是小人常常有,说大夫文种觉得自己功高,桀骜不驯,私底下勾结想谋反。这事还了得,勾践便赐给文种一把宝剑,下道命令:你教会我七种计谋打败吴国,而我只用了三种,剩下的留在你那,我命令你去替我死去的先王谋策!正用上那句话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早知有今日,何不学范蠡!绝望之后的文种,愤然西去了!
——幸运篇
相比那些明晃晃的屠刀,杀了许多人,也留下了许多人。但是大多臣子们还是处于被动的形势,掌刀人还是在皇帝那里。不过,皇帝的确怕人篡了自己位,自己脑袋也保不齐哪天掉了。按照自我防御的最狠之法就是攻击,攻击是最好的防御,所以他们更愿攻击对自己不利的人。不过有位皇帝,防御的干净利索,那技术能堪比意大利足球队的后防线。
这人就是赵匡胤,也就是“杯酒释兵权”,北宋丁谓的《丁晋公谈录》、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有记载有相互矛盾,司马光在《涑水纪闻》描述的则更为详细。但是北宋的《三朝国史》、《太祖实录》中却只字未提,难免有些学者会产生争议,故而这件事更具有故事性。但故事却很深入人心,相比之较下,他就比那朱元璋做得游刃有余多得多,而他的臣子自然也是幸运儿。为了不让黄袍重演,赵匡胤也是思来想去,于是就决定和禁军的将领们摊牌,尤其是石守信、高怀德、韩令坤、赵彦等人。
公元961年赵匡胤,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宴请这些昔日的功臣们。气氛融洽之时,他突然脸色转变,问道将领们:“这皇帝谁都想当,倘若你们的手下想拥你们当皇帝,你们不答应行吗?”赵匡胤一语惊起四座,众将于是俯身磕头请罪,表示服从他的安排。结果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臣子真发生兵变,不过赵匡胤先声夺人,要是有人站出来就是真正的乱臣贼子了,故而几率会小。二是,老老实实交兵权,听老大的安排。那么他们还不想做掉脑袋的傻事于是选择了第二种。第二天部下都称生病而没去上朝。这样赵匡胤才一阵欢喜,就派他们做了各地任节度使,而兵权则由各州来统一管理,其实节度使只不过是个空头的衔而已。所以说他们是幸运儿,不但当头的能有个好的处理方式,并且臣子也懂得顺势而为,当退即退,要不赵匡胤也是个不好惹的主。
——明哲篇
还有一个能有屈身避让的本领,他便是汉代张良。且说那刘邦带领着众多将领们,最终夺得了天下,皆大欢喜之时,便要说说进官加爵的事情了。刘邦拿着他研究多时的笔记,或者他也曾经勾勾抹抹,画画叉叉地评定了出来,按级班爵。这时候,他望向那个曾经为他出谋划策许久的功臣张良,不说那君臣二人何等般地感激涕零泪始干,还是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惊天地泣鬼神。最后,刘邦金口一开,决定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封地。
此时张良并未显示多么兴高采烈,令人咋舌的是,这位老臣,竟然将这等赏赐辞让了,并且谦虚地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那个留成。或许张良觉得这三万户太多,还是少要一些的没妙,当然刘邦也得有个封功行赏的台阶下,只好答应了,张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留候了。其实他也可以要挟刘邦赏赐的多少,但是他懂得明哲处世的道理。况且,亲眼看到了韩信等功臣的悲惨结局,让他在权利的面前感到不寒而栗和唏嘘不已。还有就是,张良本身就体弱多病,身体经常不听大脑的使唤,让他自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说,本身就有着一种疲惫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似乎很诱人的差事,显然有些吃不消,思前想后,张良还是做出了最终地决定,出走!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想牵扯自己身上更多的麻烦,要是落得个韩信一样的下场,岂不是光辉一生毁于一旦了吗?那天,天空乍阴乍晴,似乎有祥云飘过,他自行告退,瞬间与这个世界超脱了,安心修道,崇信黄老之学。那些儒生,将他一步步地神话开来,包括那本精简的《奇门遁甲》。显然成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吕后的最后出现,让整个局面又重新化解开来,张良重新尝了那世间的酸甜苦辣,不过最后他的死,是被他的病身子拖累,自己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句号。
张良是一位谋士,并不是一位莽夫,什么事情都是三思而后行,这是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所在。难道他,真的什么也没得到吗,其实也不然。理由有二点,一是当年他沦为布衣,不也是韩国灭亡,让他在脑海里有了为韩国报仇的目的,而最后他也完成了复仇的心愿;二是,在他看来,他能伴随着刘邦建立一个帝国,个人的价值曲线也走到了顶点,站得高摔得也深,物极必反,不也都是这个道理吗?倒不如将自己变成这个帝王的宾客,倒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像范蠡和石守信他们这样的功成身退,是很高明的做法,赵匡胤也确实比朱元璋做得保全的多,张良的明哲保身,是一位智者三思而后行的良方。但很多人看着眼前的飞黄腾达容易沉迷于此,故而又招来许多杀身之祸。虽然隐退更像苟全而生,但却表现了人生的豁达境界。不被荣华富贵所迷,名利抛后,活了个自我痛快。我们应该景仰这些伟大的人们,能屈能伸,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历史上的,忠臣,范蠡,赵匡胤,张良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d7ee55fba550b0c408a5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