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的相关内容:在中国,一个传言经久不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进入了1968年诺奖文学奖的提名短名单,并在内部投票中得了第一名。但因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人,而当时老舍已经去世2年,才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便宜”。那么,1
在中国,一个传言经久不衰:中国著名作家老舍进入了1968年诺奖文学奖的提名短名单,并在内部投票中得了第一名。但因诺奖只颁发给在世的人,而当时老舍已经去世2年,才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便宜”。
那么,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本文这就为你揭秘:
根据诺贝尔奖的保密规定,当年的评选过程要在50年后才能对外公布。因此这个传闻从未获得官方佐证,真假不明。
不过,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近日终于被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开,也解开了在读者心中一个长久的谜团:老舍并没有获得过诺奖提名。
其实,最早认为老舍入选诺贝尔奖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根据学者傅光明的追查和考据,最早将“老舍与1968年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这种说法传入中国的,是日本人藤井荣三郎,时为1981年4月,他在访问北京时,把这种说法告知了老舍夫人及其子舒乙。
据藤井荣三郎回忆,当时杂志上有一名日本国际笔会的作家,声称自己从瑞典大使馆的朋友的电话中得知,因老舍去世,川端康成才获奖的消息。
老舍后人舒乙对这个说法曾经深信不疑,在2009年《宁波日报》的采访中,他还表示已故作家萧乾曾携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在终选中确实得票排第一。当年决选名单公开后,有记者再向目前唯一的当事人舒乙证实,但被告知舒乙目前病重,拒绝回应。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总数为83人。最终候选名单里有六位候选人,除川端康成外,还有英国诗人奥登(W.H. Auden)、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Andre Malraux)、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等人,并无老舍的名字。
中国文学界曾有传言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曾推荐中国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而且有人举证称鲁迅曾在自己的书信中提到”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认为鲁迅确实受到过赫定的邀约。
不过,据史料记载,鲁迅并没有进入赫定的视野,相反,梁启超、徐志摩、胡适等人却是赫定心目中的诺奖人选。赫定想要提名中国作家为诺奖候选人,始于1920年代中期。
1924年,他写信给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询问他“中国文学目前的状况如何?那里还有没有可考虑的、在世的、真正的大作家?”
卫礼贤在回信中,向赫定重点推荐了梁启超,并将胡适和徐志摩作为第2和第3候补,且表示愿意将他们的作品翻译到西方。
在征询卫礼贤的意见的同时,赫定也寻求了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的帮助。与卫礼贤不同,高本汉认为,目前的中国,“根本无法找到任何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人选”,梁启超“不够资格”,胡适“也不行”。
1926年,赫定与卫礼贤继续就中国候选人之事进行书信往来。他们讨论的对象,包括了梁启超和徐志摩。而在1927年9月,赫定真正属意的诺奖候选人,并不是鲁迅,而是胡适。
赫定一生著作丰富,但始终严守诺奖规则,从不在任何公开出版物中透露评选内情。不过,在消息已经于1927年泄露之后,他确实当面和胡适谈过诺奖候选人之事,时为1929年2月25日,是在列车之上。
胡适在日记中写道:“hedlin同我谈:他是瑞典皇家学会十八会员之一,可以推举诺贝尔文学奖金的候选人。他希望提出我的名字,但希望我把我的著作译成英文。此事我有我的意见: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为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
因为胡适未曾积极翻译自己的著作,所以,直到1939年,赫定才正式提名胡适为诺奖候选人;失利后又于次年提名了林语堂。
所谓的“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无从谈起,但从他对诺贝尔奖的态度来看,他对此是冷静而理性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没有提名老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daa53975e6a4d60a0130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