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5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的相关内容:摘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关键词:和亲;特点;

摘 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

关键词:和亲;特点;历史作用

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谓之和亲。这是封建历史中各民族统治者改善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和亲目的,主要是笼络外族使其不危害边疆。其次就是收买外族人心,使其为我助力。一来可争取外族的军事支持,以壮大自身实力翦灭外敌。二来可以扩大统治政权。而实力较弱一方,则视大国的册封为正统,希望通过和亲来获取大国的支持和册封,以此彰显其管辖区统治的正统地位,并利用大国丰厚的赏赐及和亲公主的陪嫁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和亲”一词,源自《左转・襄公二十三年》:“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枋希�而固与范氏和亲。”[1]最早的意思就是指两个民族之间修好,停止战争,和平友好的发展。直至汉高祖执政期间,因连年战祸无力抵抗匈奴的侵略,遂采取了和亲之策,将汉室女远嫁匈奴冒顿单于为妻,供奉了大量的财物,并与冒顿单于结为兄弟。正是这一事件给“和亲”一词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为了达成某种的政治目的,通过联姻来订立政治盟约的一种手段。它既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制约,又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不管当时统治阶级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动机是什么,这种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也是和亲政策历史上久远存在的原因,正是这一事件让后世各朝各代都纷纷效仿,无数的公主和宗室女远走他乡踏上了和亲之路。

二、古代和亲的类型与特点

关于古代和亲的类型,崔明德先生在《中国古代和亲史》[3]一书中,按照和亲的功能和性质,把之分为七个类别:一是汉与匈奴的和亲属安抚边疆型代表;二是缔结军事同盟型;三是隋唐与突厥的联姻为代表的离间和削弱突厥政权势力;四是唐与回鹘的和亲为代表的寻求武力支持型;五是利用和亲公主发展关系型,以唐与吐蕃、契丹、南诏的和亲为例;六是以辽与西夏之间的和亲为代表的互通友好、巩固同盟型;七是以满蒙联姻为代表的,政治形势所需要的政治联盟型。高文德先生则就和亲的具体历史背景、缘由、目的,把古代的和亲分为两个敌对政权之间的和亲、为孤立敌国结盟友国的和亲、为借外援平息内乱的和亲、对臣服者的和亲、为笼络羁縻边地民族的和亲等几个类别。[4]除上述两种主要的分类外,我们还根据和亲双方所代表的政治利益集团,把古代的和亲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如汉与匈奴、乌孙,唐与吐谷浑、突厥、吐蕃、南诏、契丹、回鹘的和亲;二是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如西汉时匈奴与乌孙、车师之间的和亲;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部与宇文部、铁弗部、前燕的和亲;三是两个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之间的联姻,如前秦与西秦、北魏与后秦、北魏与北凉的和亲;四是地方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如北周与突厥的和亲。[5]

和亲的基本特点是调解民族关系、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是统治者调解民族关系的政治工具。它在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在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汉朝和唐朝的情况。

汉代的和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围绕在匈奴、乌孙间。其中:匈奴5次,乌孙3次,鄯善、龟兹各1次。与匈联姻多是围绕在汉与匈奴彼此实力的强弱转换为转移。汉初,匈奴强盛而汉朝弱的形势下,汉为了避战,不得已提出“和亲”的缓兵之计;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和一系列的改革,汉朝日渐强盛的国力,使其有转守为攻的资本,汉武帝执政时遂主动出击匈奴,并与乌孙和亲,与其强大的政权结盟,以削弱匈奴实力,夹击匈奴;西汉末年汉元帝嫁室女王昭君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是为了安抚、归附民族。

唐代的和亲,在初期、中期和晚期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唐初期,和亲对象主要是与突厥、吐蕃之间进行。唐高宗李渊为统一大业寻求外界的军事支持,曾以和亲借兵突厥,以增军事势力。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占据主动权,所以和亲的种类繁多背景复杂呈多元化,如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所以唐蕃之间数十年来呈一片祥和;与突厥的和亲,是以安抚为目的;与吐谷浑的和亲,是为加强边防安全;与薛延陀的和亲,是为了瓦解少数民族政权。唐朝中期,后继者继续推行和亲政策,如唐中宗远嫁金城公主于吐蕃,唐玄宗时分别与契丹、奚族首领进行和亲,但是由于唐中期的军事实力的削弱,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管理边疆少数民族,所以和亲的对象多,涉及范围广,仅在唐玄宗执政期间就多达11起,而且和亲的效果并不显著。唐朝后期,唐穆宗和唐肃宗执政时期,主要与回鹘和回纥和亲,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外界的武力支持,来平定内乱,维护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三、和亲的历史作用

首先,在政治上,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战祸,达到了休养生息的目的,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发展,维护了中原王朝大一统的局面。如高祖时期的和亲政策,对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朝与匈奴的和亲就极大的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与吐蕃的和亲更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其次,在经济上,和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亲中的聘礼、嫁妆、贡物、赐品等刺激了边疆贸易和民间多层次的经济往来。同时,中原王朝的技术、工具流入边疆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缩小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经济差距,改变了少数民族单一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捕猎经济,促进其向农耕、养殖等经济方式转化。另外,北方的养马技术也在丰富着中原地区的经济。

最后,和亲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使已经激化的民族矛盾得到了缓解,客观上冲淡了民族偏见,消除了民族隔阂。和亲推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促进了民族间的血缘融合,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民族间的壁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和亲作为一种羁縻政策,是历代王朝处理民族矛盾,缓解民族关系的政治工具。虽然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在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社会文明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以和亲为纽带的关系往来,无疑使中原与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人口的融合,为今天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左转・襄公二十三年》[M].

[2] 张正明.《和亲通论》[M].中华书局1986年版.《民族史论丛》第一辑.

[3]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16.

[4] 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336-344.

[5] 管彦波.《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M].历史教学,2015,7.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1de399c6b2fefb6c0be9af.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