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弋夫人:立子杀母 取鉴吕后预杀身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18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钩弋夫人:立子杀母 取鉴吕后预杀身的相关内容:都说皇帝后宫里有三千佳丽,其实并不尽然;就算加上宫女、嬷嬷之流,想必大多数皇帝的后宫也难达到三千之数。从我们所处的这个花花世界来看,三千个女人,美人儿肯定不少,不过皇帝更多的还是从民间来找寻佳人以充后

  都说皇帝后宫里有三千佳丽,其实并不尽然;就算加上宫女、嬷嬷之流,想必大多数皇帝的后宫也难达到三千之数。从我们所处的这个花花世界来看,三千个女人,美人儿肯定不少,不过皇帝更多的还是从民间来找寻佳人以充后宫,倒不说皇宫里的不如街道田间的,只不过还有那么句话:兔子不吃窝边草。钩弋夫人便是汉武帝刘彻于民间寻访而收入皇宫的美人之一。

  钩弋夫人赵氏(?-约公元前88年),名不详,河间(今属河北)人,她是昭帝刘弗陵的生母。《史记•外戚世家》曰:“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汉书·外戚传》记载:“孝武钩弋赵婕妤,昭帝母也,家在河间。”

  人说不爱江山爱美人,那只不过痴人讲的梦话。小脑发育正常的人,没有哪个会看不清江山美人孰轻孰重。汉武帝刘彻,身为大汉一代雄主,更是防患于未然,为了保证江山正统,一道谕旨下来,就收掉了钩弋夫人一屡香魂。

  汉武帝妃嫔不少,先有原配陈氏(这个不算民间的);后来有卫子夫,王夫人,李夫人等,皆是民间寻来。武帝的女人们,对他帮助最大的,先有陈氏母女助其夺嫡登上帝位,后来卫子夫兢兢业业统掌后宫达三十八年,是他生命之中,可说是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其余的妃嫔、夫人之流,于政务之上对他帮助甚少,这些女子能得他宠爱,应是真正地宠爱这些人本身。

  从史籍记载来看,我们知道武帝与第一位皇后陈氏的结合,只不过是刘彻之母王娡与大长公主刘嫖之间的政治联姻,两家相互利用的产物。而刘嫖、陈氏两人德行不修,陈氏自然是难以得到宠爱的。卫子夫则是歌女出身,是平阳候府所献,姿容极佳,品行上佳,又有卫氏子弟为汉朝立下不世之功勋;武帝对卫皇后,应是既敬且爱。只是红颜敌不过岁月,卫皇后年老色衰之后,武帝对她的热度自然也就减了下来。所以,刘彻收入后宫的这些女子,大概除陈皇后外,都是发于真心的,而在这些女子中,唯卫皇后不能以“美色事人”四字概括。

  虽然武帝对卫子夫的热度降了下来,但对她仍然敬重,其余夫人,非要勉强提出来一个可以与卫皇后相较的,钩弋夫人赵氏首屈一指。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她的生平讲起。

  武帝刘彻时常出宫巡狩。一次路过河间国(今属河北),武帝身边掌占卜的人(望气者)对他说,这个地方有个奇女子,于是皇帝下诏,搜寻这位女子,看看是不是真如望气者所言。《汉书·外戚传》:“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

  皇帝要做的事情,很少有不能做到的,何况只是寻一个有着奇异特征的女子?很快,随行官员就找来了这个女子。女子虽然只有十多岁,但姿容俏丽,只是有个古怪的特征:双手握拳,且天然如此,从来不曾伸开过。这在现代来看,当然是一位身患残疾的病人,十多年不能撒手,可谓是可怜至极。但“西施捧心”的典故广为流传,想必大家也能理解武帝对她青眼有加的心理。

  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神话妄想的味道了:武帝把女子招到近前,只是伸手轻轻一掰,这少女的手就恢复了常人的模样,手掌处有一只玉质小钩。随后,武帝将其带回皇宫,并且非常宠爱她,宫中称其为“拳夫人”。《汉书·外戚传》:“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

  就算如今各种飞天循地的网络小说大行其道,我们理解起来这件离奇的事儿,也还是有着困难。可以想见,当时记录这一段“神话”的笔者,编得也是极辛苦的。有人推测赵氏是小儿麻痹才会双手握拳,但这无法解释武帝能展开她的手并且她的手里还有玉钩。这很有可能是当地官员和随行人员串通起来取悦武帝的一出好戏。

  总而言之,这掌中藏着小钩的赵姓女子是进了汉武帝的随行轺车,搭出来了一条通天之路。通天之路上,女子得到了武帝的宠幸,号称“拳夫人”;又因为手中的玉钩,所以也叫做“钩弋夫人”,她居住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

  赵氏的父亲在她进宫之前就已经去世,所以也就没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遭遇。赵氏进宫的时候,陈皇后已经被废,幽闭长门宫,卫皇后年老色衰,正是时候。于是很顺利的占了鳌头,很快就晋为婕妤。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赵氏生下儿子刘弗陵,据说她怀胎十四月,大臣们都以为尧帝降生,纷纷恭祝武帝。武帝老年得子,更是爱不释手,下诏改钩弋宫门为“尧母门”。《汉书•外戚传》:“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汉朝大案“巫蛊之祸”发生。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蒙受冤屈而叛,不久后兵败,皆自杀。汉武帝虽然患重病,但太子之位一直空着,各位皇子为争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的。

  武帝有六位皇子,刘据自杀,齐怀王刘闳早夭,在这个时候,只剩下四个人可以继任皇位:燕王刘旦、昌邑王刘髆、刘弗陵和广陵王刘胥。

  刘旦此人,不知轻重,以为太子之位非他莫属,竟上书请武帝早日立他为太子,落得个“削国三县”的下场。《史记·外戚世家》:“而燕王旦上书,原归国入宿卫。武帝怒,立斩其使者於北阙。”

  刘胥这个人,骄奢淫逸,行为无度,武帝看不上。《汉书·卷六十三》:“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刘髆是宠妃李夫人所生,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于征和三年(前90年)策划谋立刘髆为太子,事发后李广利投降匈奴,刘屈氂被腰斩。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刘髆去世。

  刘弗陵是这四人当中最小的,刘髆谋反的时候,他还只是五六岁,成了这场争斗的获益者;最不可能接任皇位的小毛孩子,却成了太子之位的唯一选择。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身体好而且智商高,很像他少年之时,所以就特别的宠爱他。《汉书·外戚传》:“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

  不过刘弗陵也有弱势,武帝怕他年幼母壮,女主垂帘,重启当日吕氏外戚一族的祸端,在立刘弗陵之前,颇有犹豫。《汉书·外戚传》:“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颛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后元元年至后元二年(公元前88年―公元前87年)期间,武帝于甘泉行宫修养时,赵氏触犯龙颜,因此受责,忧郁致死。《汉书·外戚传》:“钩弋婕妤从幸甘泉,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

  钩弋夫人被谴责时,惊惧地脱下满头的金钗玉簪叩头,武帝无情说道:“拉她走,送去掖庭狱!(专审皇家子弟的监狱)”钩弋夫人一边被人拉走一边回头看武帝,武帝只是冷冷地说:“快走吧!你不能再活下去!”夫人死于云阳宫。《资治通鉴》中生动地记载这件事:“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廷狱!’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武帝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以大司马霍光辅政。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时年八岁。

  钩弋夫人被赐死后,有人对欲立其子而杀其母的做法不能理解。《资治通鉴·汉纪十四》中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武帝为什么要杀钩弋夫人,其实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赵氏精力正沛,刘弗陵年纪太小;儿子继位之后,赵氏垂帘在所难免。为防汉室天下再出现吕后外戚乱政之事,除去她不失为一种办法。做出这种决定的汉武帝,想必是经过了很多的内心挣扎,但他最终还是找了个理由把她杀了。其人雄才大略,其心坚冷似铁。

  其实儿子继位后钩弋夫人会有两种选择:乱政和辅政,终究只有发生了我们才能定论。武帝立子杀母,有他的考虑,但却失之于武断和冷酷。对于幼子刘弗陵来说,孩童时期失去母爱,诚为人生之大不幸也。

  至于北魏把这招学过去当成了制度,那就真是个笑话了。汉武帝的偶一为之,到了北魏却成了后庭“故事”。北魏拓跋氏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事,一旦立储,就将储君生母赐死,即“子贵母死”制度,这一做法在北魏延续了上百年。《魏书》评价这样的做法时说:“钩弋年稚子幼,汉武所以行权,魏世遂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

  汉昭帝即位后,追封母亲钩弋夫人为皇太后。并动用二万人为钩弋夫人建造陵墓,称为云陵。

  《史记正义》评价钩弋夫人:“少好清静”、“姿色甚佳”。

  南宋学者徐钧有诗《钩弋夫人》云:“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钩弋夫人:立子杀母取鉴吕后预杀身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42c2979697e0467c0ba9fd.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