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你知多少?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15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古代“高考”,你知多少?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古代的“高考”,古人同

中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

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样重视这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紧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其实,真实情况并非这样,古人在会试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

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这说明,古人对“考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不亚于今人。

中国古代如何“高考”

古代社会的科举考试,源于隋代,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先说说怎样获得“高考”入场券。最高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首先参加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的头衔;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试,连考三场中了“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伟哥鸡年嘉年华专场也要礼部(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主持,在京城进行,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了“高考”的入场券。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独木桥”比现在要难得多。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书

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共四十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的科目

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古代“高考”怎样防止作弊

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號舍把考生隔開。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方法是在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摺疊,封藏應試者的姓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硃筆濾謄寫,稱為“朱卷”,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但是,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时有发生。

古代“高考”的名次

“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高考”状元知多少

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西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王朝选拔了五百多人。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三年(西元1853年)的傅善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古代“高考”,你知多少?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53e7f5e80a1840ff004c7e.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