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严禁“内外交结”。违者,斩!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87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洪武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严禁“内外交结”。违者,斩!的相关内容:所有历史上的朝纲“疑难杂症”经过设定的“奸党罪”似乎可以“一网打尽”了,但还有一个君主专制政治的特殊顽症——宦官干政。明朝以前的银河女黑侠汉唐是宦官势力最为炙热的巅峰时刻,鉴于历史的教训,在制度上和法



所有历史上的朝纲“疑难杂症”经过设定的“奸党罪”似乎可以“一网打尽”了,但还有一个君主专制政治的特殊顽症——宦官干政。明朝以前的银河女黑侠汉唐是宦官势力最为炙热的巅峰时刻,鉴于历史的教训,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对宦官干政作了严厉的限制。洪武元年(1368),他下令“不许寺人干预朝政”。洪武五年(1372年),定宦官禁令:“有心怀恶逆,出不道之言者,凌迟处死;有知情而蔽之者同罪,知其事而不首者斩!”洪武十年朱皇帝再次下令立法:“寺人不过侍奉洒扫,不许干与政事!”

应该说洪武帝对宦官的制抑已经是相当严厉的了,且还很有远见。更有远见的是,他在洪武十七年(1384)还“敕内官毋预外事,凡诸司毋与内官监文移往来”。甚至在《大明律》中设有专门的法律条款,严惩内外官交结:“各衙门官吏如果与宦官及皇帝身边的近侍人员相互交结,泄露机密,通同作弊。凡是犯下这类事的,本人处于斩刑,家中妻儿流放2 000里安置。”

◎“好儿子”,败家子

朱元璋的这等良苦用心最终所要实现的是朝纲独断,君主专制主义得到空前的强化。可祖宗将制度设计得再好、将法律规定得再严密,要是碰到了败家子子孙不遵守、不执行,那就等于一张废纸。内官之禁在明朝第三个皇帝、那个口口声声自称为高皇帝好儿子的时就开始变了。永乐帝不仅派出屡下西洋,还派其他的内使到地方上去搞监察,甚至还监军,内官之禁形同虚设。从此以后大明的宦官势力扩张日甚一日,内外交结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读者朋友如有兴趣,请看笔者的另一拙著《大明帝国》系列⑦、⑧《永乐帝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洪武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严禁“内外交结”。违者,斩!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f367d84f665e7c390916e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