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82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的相关内容: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军魂魄负责?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由于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严重侵扰了明朝九边地区的安全。时任明朝皇帝明英宗亲率五十万精

核心提示: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军魂魄负责?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由于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严重侵扰了明朝九边地区的安全。时任明朝皇帝明英宗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与瓦剌决战。 不过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密报,得

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军魂魄负责?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由于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严重侵扰了明朝九边地区的安全。时任明朝皇帝明英宗亲率五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与瓦剌决战。

不过明军刚到达大同就接获密报,得知瓦剌已做好准备,明军立即从大同班师东返,计划从居庸关回京。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袭击,大同、宣府接连失守,担任后卫的五六万大军在鹞儿岭全军覆没。余下部队移师于土木堡中被瓦剌袭击,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被俘

在如此惨重的事变中,世人把这场军事失败的责任统统推给了明英宗亲信,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说什么明英宗偏信王振的亲征建议,一意孤行,执意亲征。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都是由王振决定的。

到了现在信息大爆发的年代,土木堡之变的失败原因说什么的都有,有说王振的,也有说明英宗的,还有的说是蒙古人的原因。

王振

那我们做一个思考:究竟谁才是土木堡之变的真正负责人?为什么貌似强大的明军居然打不过以前的手下败将蒙古人?

在了解这些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事变前的明王朝军事情况事变前明王朝真实的军事实力

明王朝的军事情况,涉及到战备,人数,武装,兵源训练状况等等,要是都写出来就成了长篇论文了。因此,在这里我们就用古代估量军事实力最常用的办法:数人头。搞清楚了明朝的军队数量,也就会对明王朝的军事实力有一个大致地了解。

明朝军队数量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根据建国初现实的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卫所军制度。也就是一半士兵耕种,一半士兵负责战备执勤。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明帝国全国内外共有329个卫所。一般卫所有兵员5600人左右,所以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全国大约有一百八十余万兵员数量。

到了明成祖即位以后,由于明成祖经常打仗,使得兵员数相较明太祖时期又有所增加,卫所增加到493个,明帝国的兵员总数达到了两百七十多万人。

明朝军队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满足卫戍京城的需要,先是在京畿内置五十余个卫所,二十多万人。明成祖又觉得不够,又组建了京师三大营,作为朝廷最重要的机动部队,同时还兼任京师的卫戍部队。

三大营分为五军营、神机营和三千营。三千营大约有六七千蒙古骑兵。神机营总计有5000多人,五军营的兵力大约在15万以上,三大营加在一起一共有17万军队。

京师三大营再加上京畿卫所军队,明王朝在首都北京云集了四十万余部队。

明朝皇帝亲卫

这还不算明军在京畿内的全部数量。在宣德年间,明朝政府又确立了班军制度。什么是班军制度呢?为了加强京畿防卫,加强军队的流动性和军队军事素质,明帝国从宣德元年开始,每年定期在春秋两季征调河南、山东、大宁都司、中都(凤阳)留守司、直隶淮阳等卫及宣府军士到京师备操。这些备操军分春秋两班,每班八万人,满额共官军十六万员,由此得名班军。

明朝火器军

把班军算上,在土木堡之变之前,班军,京畿卫所,三大营全部加起来,明帝国在京畿的军人数量最起码有五六十万人。

不过,相比洪武永乐年间的军队的真实数量,宣德正统年间明军数量的水分很大。由于明朝是采用卫所制,这就说明了明朝卫所军户必须一辈子当兵,自己当完兵,子孙后代只要是军户就必须尽当兵的义务。这些人除非有着很大的战功,一辈子都是大头兵,打仗用的武器装备和口粮完全自备,朝廷很少给他们补贴。而且他们还要遭受上层军官的剥削压迫,大多数士兵的地位还不如普通百姓。军户的悲惨生活导致军户逃亡成风,没有逃亡的军户的战斗力也是极其底下的。

明军

逃亡的军户导致明军中的缺额是数量一直非常大:

京营特注意,然缺伍至七万五千有奇。

这就导致了原本有四十万数量的京师三大营和京畿卫所军队有着至少有着七万到十万的缺口。所以,明军出征之前大约还有三十万人。

而这三十多万人也不可能全部出征,必然会有一部份留守在京,以防备万一。根据后来北京保卫战中

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

的记载,可以清楚留守明军大约有十万左右。

由此,根据种种信息集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计算出:英宗亲率的军队,在二十万人左右是最符合史实的。

蒙古

蒙古人的军事记录就简单多了,为了打仗,蒙古人经过大半年的动员和准备,可谓倾国而出,出动的军队数量不会少。

蒙古骑兵

据记录,土木堡之战中,瓦剌参战的部队是也先一部与阿刺知院一部。脱脱不花率领所部去入侵辽东,没有参与土木堡之战。而在打完土木堡之战后,相当多的南侵部队四散劫掠或留守后方,也先手中所掌握的主力仍多达十万规模。因此按最保守的估计,土木堡之战中,蒙古人的总兵力应该在十三万人以上。较量

十三万比二十万,无论怎么看都是明军稳赢。可是打仗并不是和街头斗殴一样,光是拼人数就行了。而是要考虑一下几点:1,战争动员 2,资金准备 3,人员调动 4,武器装备调动 5,军队后勤

这些全部完成非常不容易,就是现代都要花好几个月,海湾战争美军光是准备就花了4个月时间,还是有着众多飞机和军舰货轮没日没夜运输的结果。

海湾战争

明朝就花了几天就完成出征了,难道是明朝文臣武将达到高度统一的地步了吗?当然不是,朝廷并非没有脑子清醒的人,不过最终决策的人没有听进去。最终决定权只有王振和明英宗了。但是王振只是一个太监,虽然深得明英宗宠信,但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让二十万大军在几天之内随着自己出征。所以,让二十万大军几天之内草草出征的指挥只有皇帝明英宗,因为皇帝才有这个权利。

虽然大军在如此仓促的条件下出征,但是凭着二十万大军和这么多文臣武将,即使打不赢胜仗,把部队平平安安带回来也是功德无量。不过明朝的老对手蒙古人可不是这么想的,吃掉这些明军就等于消耗了明朝的有生力量,到时候长城内外再无对手,恢复元朝也就不再是梦了。

但直接吃掉二十万大军也不容易,蒙古人也不傻,不会和明军硬碰,开始和明军完游击战,反正骑兵多,机动性强,耗也能耗死明军。

这时,出征到大同的明军发现那些横扫明帝国边城和守军的蒙古军队,竟然全部退出到了塞外。同时,也先及阿剌知院所部的骑兵也开始在明军的路线上进行袭扰。

蒙古骑兵冲击

这时,明军要是再继续深入的话,没有找到瓦剌军队的主力不说,还面临着后路被瓦剌骑兵切断的风险。再加上出征期间出现了各种奇异的天象,本该秋高气爽的季节却连续几天大雨滂沱,这似乎老天爷在给予明军警示。这在十分迷信的古代马上引起了纷纷议论,大臣们纷纷要求明英宗回师,英宗只好同意。于是,明军自大同回师,大军东返。

撤军路线

如果此时明军选好撤退路线,把皇帝和这二十万大军安安全全撤回到北京,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就当一次塞外旅行了。

但是此时明军的指挥层又因为回师路线问题而产生了分歧。当时镇守大同的都督佥事郭登建议,亲征军从紫荆关返回京师。

土木堡之变地图

自紫荆关返回京师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紫荆关已经比较深入内地了,兵力不足且对关内地形不熟悉的蒙古人自然不会轻易冒险深入内地去截杀亲征大军。

不过明英宗并没有采纳,而是决定沿着来时走的路线往东行进,自居庸关入关。

对于明英宗不从紫荆关返回京师,最主流的说法称,明军最终不由紫荆关返回的原因是王振害怕大军踩踏了家乡的稼禾。这个说法流传了几百年,甚至被写入《明实录》,其实我们只要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实在是有太多疑点了:这支军队可不是一般军队,而是由皇帝亲率的二十万大军,由于没有找到蒙古人的主力进行决战,如何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使二十万大军平安返回京城才是其主要任务。王振身为明英宗身边数十年的亲信太监,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对他来说,只要皇帝平安返回京城,别说家乡的稼禾,就是大军把他的房子拆掉他估计也不会皱眉头。

紫荆关

正是因为这样的说法有太多不可信之处,那些《明史》也认为此记载并不符合史实。修明史的史官根据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而认为,是明英宗自己不采纳自紫荆关返回的建议,执意要走居庸关。

这种说法也是有明朝的史书来印证的,《宣府镇志》中也记载郭登奏请以后,王振也邀请明英宗回师,丝毫没有提及怕毁损家乡庄稼的事情。那么整件事情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在郭登奏请亲征军自紫荆关回师以后,王振为了大局着想,也请求明英宗自紫荆关回师,但是明英宗并未听取意见,执意从居庸关回师。

那些污蔑王振的说法是为了避尊者讳,就将不从紫荆关回师的责任推给了王振。

那么为什么明英宗执意不从紫荆关回师,而一定要走居庸关呢?这是因为走了紫荆关,蒙古人不敢跟进,明军自然是安全了,但亲征也就失去了意义,会让皇帝十分没有面子的。当时明英宗在朝臣激烈反对亲征的情况下还是下了亲征的决定,在他看来,两手空空的回去无异于打他的脸。再加上蒙古人一直在袭扰明军,走居庸关的路线时,碰到瓦剌军队主力决战的概率更高。因此,明英宗决定走居庸关,不仅仅是为了碰运气,还需要取得一场决定性胜利,来挽回皇帝的威望。

大军就算走并不算明智的路线回京,但是这是有着二十万大军的亲征队伍,蒙古人就算再怎么狠,再怎么能打,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回师的明军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扎稳扎打,步步为营,一步一步的走到居庸关。

不过此时蒙古人也不平静

也先原本计划先在漠北设伏,引诱亲征军深人,然后将其围歼。现在明军不肯上当,而是班师回京了,到嘴边的肥肉也先自然不会放过,他就和阿刺知院合计,分别进攻亲征军回师的必经之路。以骑兵的高机动性以逸待劳,等明军走到他们认为合适的地点就迅速合拢,分割明朝大军,然后进行围歼决战

当明军撤到土木堡时,由于蒙古人已经追上了大军,所以明军迅速占领高地,筑起了壕堑,使得蒙古骑兵上不去。蒙古人无法接近,也就难以对明军进行分割围歼。但明军也被瓦剌大军困在土木堡,动弹不得。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将近三日。此前瓦剌已占据土木堡附近的水源地桑干河,切断了明军的水源。但是明军在无水的逆境下依然坚持三日而不崩,依然对瓦剌骑兵的进攻进行了强有力的抵抗。

土木堡遗迹

见强攻一时无用,蒙古人就玩起了围师必阙的把戏:先是突然派出使者到明军阵营,持书议和。让明军君臣同意议和,伪造着形势开始转好的假象,削弱明军的警戒心,又借助着明军口渴,迫使明军移营。

军队被围后通过和敌人谈判,再进行撤军。历史上与其最相似的就有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当时白登之中的汉高祖境况比明英宗强不到哪里去。在得到匈奴放过大军的保证后,汉朝君臣并没有被冲昏了头脑,而是冷静的组织军队,用强弩开路,以战斗队形徐徐撤离,像一个刺猬一样,让匈奴人无处下口,最终放过汉军。

白登之围

不过和老谋深算的汉朝君臣相比,明朝君臣打过大仗的实在是没几个,统帅明英宗只是一个二十出头愣头青,根本没有能力采取和汉高祖突围一样的战斗组织。在水源的诱惑和瓦剌人安全保证下,明军很快就丧失了纪律性,部队开始四散。此时蒙古骑兵又抓住战机,趁着明军移动时队伍混乱,径直杀入明军队伍。口渴的折磨,无尽的煎熬和蒙古人的屠刀,明军很快就大溃败。最终酿成土木堡之变。

经过一场混乱后:几万士兵和数十名文臣武将皆死于蒙古人的屠刀之下,大明数十年积累的精锐丧失殆尽,明王朝由盛转衰。究竟是谁之过?

蒙古高原

如果土木堡之变的责任为百分之百的话:

明英宗要占50%:因为他的好胜心强,刚愎自用,为了加强皇帝的威信,就草草的带领二十万大军出发,回去时又不听下面人劝谏,取最安全的路线返回,而是选了最危险的路线。可以说,土木堡悲剧,起码一半责任都是他这个统帅的。

30%是属于明朝文武大臣:这些大臣先是没有劝阻住皇帝,又在出征时不能君臣同心,产生大量矛盾。在得到蒙古人保证时,不是先冷静下来采取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因素,而是轻信其承若,导致大军走出工事,最终导致大败。这些食俸禄的文武大臣上不能劝谏皇帝,下不能好好组织大军战斗。因此他们也要负起30%的责任。

最后的20%属于明朝军队的,因为的衰败,军队战斗力的衰弱,全军步骑不能协同作战,军队碰见蒙古军队就立刻大乱。全程战斗力,保障力和协同力实在是堪忧,也就不难发生土木堡悲剧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用在明英宗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的主观因素,不但自己丢掉了皇位,做了蒙古人的俘虏,更是让万余名明军的魂魄留在蒙古高原上,哭泣了百年之久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大明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谁该为大草原上哭泣的明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6f4bc255f6245dcb304b2b4.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