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被儿子所杀?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被儿子所杀?的相关内容: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曾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安史之乱,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757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安禄山刚刚以皇帝的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曾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安史之乱,接下来途说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757年,正月初一。这一天,安禄山刚刚以皇帝的身份,在臣子们的参拜下,迎来了新的一年。短暂的参拜之后,安禄山因为自身疮痛发作,不得不离开,返回了自己的营帐。
这是安禄山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这天晚上,安禄山正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有一伙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正是他的次子安庆绪,以及大臣严庄。此后,安庆绪站在门外把门,禁绝所有人进入。而大臣严庄则带着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进入营帐,挥刀砍死了安禄山。
安禄山被杀后,几人在安禄山的床底下,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将安禄山的尸首扔了进去。第二天,严庄假传命令,说安禄山已经传位给安庆绪,安庆绪就此登基。而在安庆绪登基之后,安庆绪也没有给安禄山举办什么葬礼,就这样让安禄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唐朝由盛转衰的掘墓人,最后竟然以这种方式,死在了自己儿子手里,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那么,安禄山为何会死在自己亲生儿子的手里?又为何会死得如此不明不白呢?
要想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安史之乱爆发前说起。
安禄山原是胡人,早年曾是边境市场上的一个牙郎,靠着给不同民族的商人做翻译,从中提取利润生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加入了唐军。此后,安禄山凭着左右逢源的性格,在军中逐渐攀升,官位开始越来越高。后来安禄山更是靠着巴结宰相李林甫,以及宫中的贵妃杨玉环,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就此平步青云,当上了边军高官,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虽然身居高位,但安禄山的野心却并没有因此止步。因为当时唐朝比较特殊,所有精锐军队几乎都集中在十个边境军镇当中,国内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而安禄山麾下的三个军镇,又恰好集结了十大军镇当中的半数精锐。如此一来,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便生出了反叛的心思。
公元755年,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因为内部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所以安禄山起兵之后,一路长驱直入,很快就打下了很多地盘,兵锋直指洛阳。安禄山麾下,除了三大军镇的精锐边军之外,还有很多边境民族的军队,总数超过十五万人。而当时的唐朝内部,则根本没有任何军队能够与之匹敌。
十一月,安禄山正式起兵;十二月底,便攻下了洛阳。进入洛阳后,安禄山正式称帝,国号大燕,定都洛阳。
此后,唐朝这边终于开始逐渐发力,开始积极应对安禄山的叛乱。因为安禄山的叛乱,发生得太过突然,所以唐朝这边,之前基本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才会让安禄山长驱直入,最后攻占了洛阳。但等到唐朝反应过来之后,情况开始出现了变化。唐玄宗开始从边境其他军镇调集精锐,对抗安禄山的叛军。老将哥舒翰统领河西、陇右两大军镇的精锐边军,死守潼关;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率领朔方军从山西方向进攻,直插叛军腹地,让叛军首尾不能兼顾。
刚刚登基的安禄山,在唐朝几路大军的围攻之下,开始连战连败。原本占据上风的叛军,终于开始逐渐落了下风。
如果就这么打下去的话,安史之乱最多也就只能乱个一两年,之后就会被唐朝彻底剿灭了,更不会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几个月之后,安禄山依然没能攻下潼关,身后则被李光弼、郭子仪拦腰斩断,彻底失去了和范阳方向的联系。当时的朔方军,已经开始准备进攻范阳。一旦拿下范阳,安禄山失去了根基,自然也就再没了任何希望,肯定会被迅速剿灭。
但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身在长安的唐玄宗,眼见前方战事越来越有利于唐军,但哥舒翰统领大军,却始终固守潼关,从不出战,便开始怀疑哥舒翰也有了谋反的心思。于是,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必须走出潼关,和叛军进行主力决战。在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只能率领唐军,走出了潼关,和安禄山正面对决。
而当唐军走出潼关之后,安禄山顿时大喜过望,迅速率领主力迎战。最终,哥舒翰中了埋伏,整整二十万唐军,最后只剩下了不到八千人。而当哥舒翰好不容易率领八千残余唐军,逃回潼关之后,麾下将领又发动了兵变,挟持哥舒翰投降了安禄山。
就这样,安禄山终于打下了潼关。
打下了潼关之后,安禄山率领的叛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接进攻关中,一路攻向长安。因为哥舒翰的战败,导致长安这边已经没有了任何守军可以依仗。所以,得知潼关被破之后,唐玄宗连忙逃往蜀地。期间路过马嵬驿时,麾下禁军发动了兵变,唐玄宗被彻底架空,太子李亨则返回灵武,继续指挥军队与安禄山叛军战斗。
不过,唐玄宗的主动退让,对于安禄山而言,却是一个好消息。同年六月,安禄山率兵攻入长安。安史之乱,终于演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唐朝的叛乱。
攻下长安的安禄山,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同时,这也是安史叛军由盛转衰的开始。
太子李亨到达灵武之后,在朔方军的推举下正式登基,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此后,李亨开始依托朔方军,对安禄山叛军展开反攻。在朔方军的反攻下,叛军继续扩张的脚步被遏制住,双方开始陷入新的对峙状态。
对峙的时间越长,对叛军就越不利。
此时的叛军,虽然已经掌握了洛阳和长安这样的重镇,拿下了大半个北方。但是,安禄山本人的治国才能极为有限,麾下叛军根本没几个懂治国的人才。发动叛乱,攻城掠地或许他们可以做到。但要想很好地统治一片区域,形成有效的统治,这对他们来讲就很难。
而且最关键的是,安禄山本人性格乖张暴虐,实在不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安禄山本人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一直有严重的疮痛。拿下洛阳之后,更是对身边的人非打即骂。
比如安禄山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严庄,就深受安禄山的打骂。严庄是安禄山身边最中央的谋臣,从安禄山刚刚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安禄山。后来安禄山能够平步青云,最后发动叛乱,一路攻下洛阳,这期间严庄都出了不少的力,帮助安禄山制定了许多策略。
但就是对这样一个人,安禄山却丝毫没有任何尊重,动辄鞭棍抽打。对于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得到尊重的文人谋臣来说,这显然是最大的侮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严庄开始逐渐产生了要杀安禄山的心思。
再比如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李猪儿10岁便开始侍奉安禄山,做了安禄山的亲兵。后来被安禄山阉割,成了自己的贴身宦官。对此,李猪儿始终逆来顺受,一直尽心侍奉安禄山。但就是对这样一个人,安禄山依然没有任何尊重,动辄打骂,根本不拿李猪儿当人看。尤其是当安禄山双目失明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对身边的人更加恶劣。于是,李猪儿也开始对安禄山生出了杀心。
相比之下,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情况则更加微妙。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一直很受安禄山的宠爱。不过,安禄山起兵之后,其长子安庆宗当时正身在长安,最后被唐玄宗所杀。安庆宗死后,安庆绪作为次子,就成了安禄山的大儿子。而在安禄山登基之后,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安庆绪就应该被立为太子。
但是,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安禄山却开始推诿,并不愿意马上立安庆绪为太子。安庆绪知道,这是因为当时安禄山正宠幸一个姓段的妃子,后来封段妃为皇后。段妃也有一个儿子,名叫安庆恩,也在图谋太子之位。
安庆绪知道,如果自己继续等待下去,太子之位,将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既然这样,就只能下死手了。
于是,安思绪和严庄联合起来,找到了安禄山的近侍李猪儿,趁着安禄山休息的时候,进入营帐弑杀了安禄山。因为安禄山是被他们密谋杀死,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对外宣扬,只能对外宣称安禄山已经传位给安思绪,自己做太上皇享福去了。
安禄山的死,对于安史之乱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安禄山死后,即位的安思绪能力有限。不但无法扩张实力,反倒在唐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一年多以后,安思绪被麾下将领史思明杀害,史思明继续领导叛军作战。两年之后,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杀害。史朝义有带领叛军征战了两年,最后终于兵败被杀。
至此,著名的安史之乱,才终于被彻底平定。
从安禄山身死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安禄山之所以会死,其实都是自己作出来的!安禄山的死,完全归咎于其自身无德,对身边的人态度恶劣,所以才会引来最后的灭亡。如果安禄山真的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可以善待周围的人,让更多有能力的人为他所用的话。那么在长安和洛阳都被他掌控的情况下,说不定最后还真能改朝换代,彻底灭掉唐朝。
安禄山的死,纯粹是因为其本人私德太差,不会团结群众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安禄山,安史之乱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71c4b7deb541a662c0d9e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