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是什么王朝?古格王朝是怎么消失的?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古格王朝是什么王朝?古格王朝是怎么消失的?的相关内容:古格是哪个朝代的?古格王朝是如何消失的?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的田地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现在它位于中国的边缘。在古代,它不属于中原地区。许多统一的王朝没有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领土。因此,有许多小邻国,古格
古格是哪个朝代的?古格王朝是如何消失的?
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的田地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现在它位于中国的边缘。在古代,它不属于中原地区。许多统一的王朝没有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领土。因此,有许多小邻国,古格王朝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古格王朝在历史上神秘地消失了。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古格王朝消失了?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屋顶上的屋顶”。阿里是青藏高原上最偏远、最荒凉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当恶劣,但它包含了最深刻的文化和最神秘的故事。
从10世纪到17世纪,在寒冷的阿里沙漠中有一个叫古格的王朝。古格王朝弘扬佛教,反抗外敌,赢得了人民的心和思想。它有700年灿烂的文明史。它前后继承了20个国王。皇宫的城堡不断扩大,气氛非常壮观。
据说古根海姆王国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它的统治中心在扎达香泉河谷。王国的领土延伸到北部的土耳其县。最北的边界到达现代克什米尔的斯诺山。它南临印度,西临拉达克,最东端是冈底斯山麓。
然而,奇怪的是,300多年前的一天,10万古格人一夜之间消失了,只留下72万平方米宏伟的废墟和遗迹在这个广阔的王国里,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空。
古格王朝的遗址位于扎达县以西约18公里的香泉河畔,周围是形状各异的层层土林。
整个城堡建在300米高的黄土斜坡上。卡其布城堡的遗迹,就像生长在地球森林中的一样,是自然的。窑洞、宝塔、瞭望塔、寺庙和宫殿都井然有序。从下到上,它们建在山顶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古建筑群。
据了解,古格王朝的遗址有445所房屋(大厅),880个洞穴,28个宝塔,4个管道,10个防御墙,和一些粮仓和武器库,比布达拉宫以外的任何堡垒建筑都要大。
这些建筑通常分为三层。宫殿位于悬崖的顶部,寺庙和僧侣的房子大多位于山腰,而普通人大多住在山脚下。从残存的宫墙遗迹来看,我们可以推测这个王朝当时是繁荣而强大的。然而,一夜之间,古格王朝突然神秘地消失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它似乎从未存在过,只在地上留下一片废墟。
在今天古格王朝遗址附近的古格村有十多个家庭,但他们不是古格人的后代。那天10万古格人是怎么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古根海姆的后代究竟去了哪里?如果这是一次迁徙,一定有知道历史的后代。
这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灾难?古格王朝会这么突然消失吗?历史书上没有权威记录,有两个流行的版本。有人说古格王朝于1630年被拉达克的西方邻居森根海姆摧毁,森根海姆与古格同属于一个家族。有些人还说古根海姆王朝是1840年死于印度的道格拉斯王朝。
纵观西藏历史,这两场战争确实发生在阿里地区。从历史记录来看,前者似乎更可靠。根据《拉达克纪事报》、杨公肃的《中国地方反洋侵藏斗争史》和吴昆明的《早期传教士在西藏活动史》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最后一位国王和他的古格家族被拉达克带回了拉达克的首都,并被投入了监狱。
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17世纪初,拉达克国王利用西藏的混乱向古格宣战,以报复古格国王对其家族荣誉的侮辱,因为古格国王曾拒绝他妹妹的婚姻。
这场战争持续了15年,最后古格王朝被摧毁了。持续了700多年的古格王朝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甚至没有留下君主的世系,然而它还没有被完全澄清。古格王朝灭亡后,阿里地区处于拉达克王国的统治之下。
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出兵西藏,1683年打败拉达克军队,收复被占领土半个世纪。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著名的西藏科学家杜赫教授第一个走进古格王朝的废墟。
20世纪80年代,古格王朝遗址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在考古学家张建林的领导下,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一个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30多年来,古格王国的神秘历史一直受到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藏人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一些科学家认为,从有限的记录和调查结果来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不足以摧毁古老的格鲁吉亚文明。他们分析说环境恶化可能是主要原因。从赞达县的地理环境来看,古格王朝遗址地区的沙漠化已经非常严重。纵观扎达县的整个地区,香泉河不如从前了。
香泉河的河床很宽,最宽处有一公里多,展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气势。然而,今天的香泉河最大宽度为100米,流经一些河段,只留下一条细细的带子。在那些日子里,只有几个绿洲可以养活10万人。整个扎达县有7000多人口,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县。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古格王朝消失的真正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古格王朝是什么王朝?古格王朝是怎么消失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725863a13ab79ab8a029f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