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的兴衰,成败全在一人身上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北洋政府的兴衰,成败全在一人身上的相关内容:民国初年,代表中国国家主权的是在北京的北洋政府,尽管几十年来他始终处于一个被人忽视的地位,往往是暴虐和无能的代名词。[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当时清政府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为了应对外来力量的打击
民国初年,代表中国国家主权的是在北京的北洋政府,尽管几十年来他始终处于一个被人忽视的地位,往往是暴虐和无能的代名词。
[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当时清政府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为了应对外来力量的打击,开始在南方设立南洋大臣,后来当英法等外国势力侵入到京畿一带,朝廷开始设立北洋大臣一职,与夷人打交道。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建设之下,北洋的军队逐渐成为清政府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在甲午战后,淮军溃败,全国举练新兵,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北洋新军,建造军营,而后来影响到中国整个军事政治格局的北洋军阀在此时开始发轫。
李鸿章死后,经过荣禄暂时的掌控,袁世凯因为其手中的军事力量一跃成为北洋派的最高领袖,并在此后的政局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反思袁世凯能够当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他手中极具有战斗力的北洋新军,并且掌握着直隶一带的军政大权;二是虽然袁世凯给后来人的印象,其往往是守旧反动的一面,但是在晚清时人的认识中,袁世凯是属于新派阵营的(戊戌变法时谭嗣同等人与他商议共同保皇也是看中他的这一点);第三,清末最后的十年中,由于袁世凯的权力,清廷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与清廷有很深的矛盾,如此一来,敌人的敌人便成为了朋友,以推翻满清政权为目标的革命阵营自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两者便成为了暂时的盟友。
在清政府被推翻以后,袁世凯基于强大的实力,以及外国势力的支持之下,袁世凯取代孙中山,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他也因此得到了[窃国大盗]的恶名。但是事实上,袁世凯在成为总统以后,他的行为却远远超出了一个军阀的作为。
首先,就是作为北洋的领袖,袁世凯成为大总统之后不但没有巩固其北洋的势力,反而采取措施[去北洋化],并且与南方革命领袖寻求合作。为了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1912年10月10日,袁世凯邀请当时政界的另外[三大巨头]:孙中山、黄兴、黎元洪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同签署一个具有全国效力的合法施政纲领,但是当时黎元洪因为人身安全等原因没有到京,四巨头的会议变成了三巨头,袁、黄、孙三人经过多番讨论,最终确定八条施政大纲,以稳定初建的民国政治。在用电报征得黎元洪的认同之后,总统府正式发布通告,实行八大纲领。袁世凯的这一举措具有非常高的象征意义,通过将当时革命领袖齐聚一堂来宣布国家的正式统一,奠定自己统治的社会基础,正是基于此,北洋政府成为代表全国唯一的合法性政权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同时,袁世凯除了在政权合法性的建设方面,依靠军事上台的他开始淡化北洋的武力象征。颁布措施鼓励文治,明确下令禁止军人干政,对于多是行伍出身的北洋军人,但在政府选人当中更多录用文人,进行文治,而这一点,其实是北洋军阀开始解构的真正开始。
我们通常都会讲到北洋政府的种种乱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但是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执政之时,作为新诞生的政权,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却也忽视了其建设国家的努力,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袁世凯政府恪守工商业发展的原则,参考各国商业法律以及我国的情况,制定商法以规范之民初的经济立法也在此基础上进入一个[黄金时期]。我们通常将辛亥革命之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入一个[短暂的春天],除了列强忙于一站无暇东顾等原因之外,袁世凯政府在这一时期出台的大量商业法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也非常重要。
袁世凯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关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上,他不仅超越了北洋的范围与势力,去构建整个国家的统一。由于清政府的覆灭,新疆、西藏、青海蒙古边疆地区在外国势力的策动之下又独立分崩之势,袁世凯比一些革命党阵营的人眼光长远的多,他十分警惕外来分裂势力。维护整个版图的统一,对于内部的分裂行为更是严厉打击。再者、由于袁世凯的威势,地方军阀丝毫不敢造次,所得税收也是按照要求送往中央,对外也能够维持统一完整的形象。但是当袁世凯死后,南北之间立马分崩离析,十多年的战乱却无人能够收拾乱局。
尽管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也不能因此一棒子完全打死,就是后来他想当皇帝,也是完全以一个天下共主的形象出现。正是由于他的作为,在他当皇帝倒行逆施期间,他的威胁并不是其他的反对派,而是自己心腹北洋派的离心离德。有北洋三杰之称的龙虎狗: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在袁最需要的时候反而东躲西藏,云里雾里,甚至觊觎袁世凯死后的位置。而事实上,在袁世凯死后,冯国璋当过总统,段祺瑞当了总理,其他的一些在地方上任职的所谓心腹,甚至直接倒戈。这其中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高尚的爱国民主情怀,而是他们从袁世凯的作为当中,看不到自己以及北洋军人想要的希望和荣耀。
袁世凯在谋求与其他三巨头会议的时候,反对的声音来自北洋的内部,袁世凯鼓励文治,禁止军人干政,反对最为激烈的仍然是北洋内部的人,袁世凯积极立法,限制跋扈的军人,用文人管理整治,同样得不到北洋内部的认可,在他们开来,领袖袁世凯已经在背离自己的传统了。而北洋其实在此时就已经开始了解题,在袁氏死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北洋政府的兴衰,成败全在一人身上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tushuolishi.com/a/65e3da90e1387d2050052c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