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人看来,外国水兵喝醉了酒来本国滋事,最后竟然要本国赔款,这种愤恨和受辱感,自然很容易便被煽动了起来。中国威胁论成为日本主流民意,大力发展海军成为日本国内的共识,一定要打败定远也成为了日本海军的目
民国军阀是指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各地的垄断势力,名义上服从中央,实际各自为政。以北洋军阀,奉系军阀,直系军阀,桂系军阀为代表,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等人为代表人物。时间为1916年袁世凯
坐落在北京城西北郊外的颐和园,是燕北之地能够领略江南西子风姿的独特景观,清代帝王们往往喜欢摆脱沉闷肃杀的紫禁城,以此作为行宫,今天这处曼妙的古典园林则是北京重要的观光景点之一。畅游在万寿山下,昆明湖畔
甲午战争地图北洋舰队是清末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1888年12月于威海卫军港正式成立。经过数年之经营,曾被誉为亚洲第一舰队。然后这支北洋舰队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成为万千人记忆中的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指挥战争、掌控全局方面也
在我们印象中,北洋将军都是些嗜血成性的草莽,皆为乱世匪徒,没啥文化,特别是袁世凯死后,他们相互之间杀来杀去,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虎威上将曹锟和孚威上将吴佩孚联手,打败了建威上将段祺
1903年4月11日,慈禧宠臣荣禄病死,终年68岁(1836年生)。荣禄是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由荫生以主事用。1895年任兵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疏荐袁世凯练新军,即“新建陆军”。戊戌
冯国璋是中国近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为北洋直系军阀,生于公元1859年,去世于公元1919年,享年六十岁。晚清时,冯国璋任中央练兵处任军学司正使,后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司令。民国时
袁世凯的皇帝梦,并非一朝一夕。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外人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一定作用,“书童献茶”的故事因为从冯国璋口中所述,所以在北洋群雄中颇具市场,也就是书童给袁世凯送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具,
袁世凯袁世凯的发迹,最初起源于天津小站练兵。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廷命原广西按察使胡熵棻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袁世凯闻讯立即组织幕友,编译兵书,仿效西方洋操编练新军。经各王公大臣的推荐,袁于1895年底
民国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叫马弃的孩子,生于1861年,当时正是咸丰皇帝下台,慈禧太后正式上台,天下大乱之年。他家本是书香之家,但是父亲早逝,过继给了伯父,然而伯父也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寒,母亲每日替人家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在晚清史上,李鸿章的分量确实够重。他位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肃毅伯,是晚清宦海树大根深的[北洋集团]的执缰人,被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然而,这一切都只是表象。这位曾经如日
民国初年,代表中国国家主权的是在北京的北洋政府,尽管几十年来他始终处于一个被人忽视的地位,往往是暴虐和无能的代名词。[北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当时清政府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为了应对外来力量的打击
英国纽卡斯尔浓缩了一部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那段破碎的梦想,那股激荡的海潮,其实一直在身边,从未消失,不曾遗忘。这梦想,这涛声,还在延续。《留学的逻辑》连载42。19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同处于近代
经典影片《甲午风云》是1962年摄制的。片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舰上的水兵将弹头拔下,从炮弹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看到这一情节,每个中华儿女必然无比愤慨,没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于此。然而,为什么大战在即,北洋
盛世文臣,乱世武将,国泰民安之时,自有文臣治国理政,当国家面临战祸之时,就需武将赶赴杀场,以命博个天下太平。而在战场上拼搏的将士,无论他是战死还是功成归国,都应该算是国家的英豪,受世人称赞。但是历史上
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裹伤奋战,誓死不降,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丁汝昌1895年2月9日,经过10余日艰苦鏖战的清军海陆军官兵,已伤亡过半,弹药亦将用尽,北洋海军舰艇多被击沉击毁。